想交朋友,可以先如何增進好感?在心理學上,這叫做「多看效益」(mere exposure)或叫「單純曝光效應」。當一個人不斷地出現,我們就愈可能喜歡上他。相反地,我們通常會對陌生的臉孔產生防衞。但久而久之,又會增進安全感。
原來「面熟」很重要。科學家指出,嬰孩對着熟悉的人的相片,比起第一次見的臉孔,微笑的機會較大。馬匹茲堡大學的心理學家Richard Moreland和Scott Beach進行過一個「課室實驗」。在實驗中,他們挑選了四位女士,要她們出席一個會有二百名學生的心理學課程。課程共有十五堂,第一位女士會出席十五堂,第二位出席十堂,第三位五堂,第四位完全不會出席。四位女士會在開課前幾分鐘到達,並要安靜地、慢慢地走到講座的比較前方,坐在人人都可以看到的位置。她們不能跟別人有互動和傾談。課程完結了,是真正研究的開始。研究員會向之前班上的學生展示四位女士的相片。當研究員問學生對她們的印象時,平均只有四分之一人對她們有印象。不過,當研究員問學生對她們的好感,學生竟然對出席次數最多的那位女士,感到最大好感,覺得她比較吸引。另有心理學家曾做過相似的實驗,請幾位大學生看一些人物照,有些看二十幾次、有些看十幾次、有些只看一兩次,並請他們評價對照片的喜愛程度。結果發現,當他們看到某張照片的次數愈多,就愈喜歡這張照片;也就是說,看的次數增加了喜歡的程度。
「多看效益」往往能建立熟悉而穩固的感情,也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日久生情」。或許「日久生情」沒有「一見鍾情」的觸電感覺,但經過長期相處與磨合而建立的感情,更顯珍貴。當然這個效應不是無敵,必須符合兩個條件:
1.不能給予令人厭惡的第一印象;
2.曝光要適中,不能過度,否則令人反感。
如果你想改善人際關係,不妨試試多在社交場合,甚至社交網絡上「曝光」,刷出你的「存在感」。
撰文:伍詠光
心理、婚姻及家庭治療師,前突破輔導中心總監。著有《愛,要勇敢》、《工,唔係咁打》、《勇敢做自己》、《現實,我受夠了》以及《嘴巴失控了》、《邊個想返工》(合著)
電郵地址:[email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