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數量貴精不貴多,還是愈多愈好?
人類學家羅賓‧鄧巴於1990年代提出了「鄧巴數字」(Dunbar's number),指出一個人最多能保持關係的朋友是一百五十人,其中關係最密切的不超過五個。他發現人類大腦半球的頂層,有個叫新皮質(neocortex)的地方,它的大小限制了對群體規模的掌控,決定了能與某些人維持緊密關係的人數上限,所以即使你是社交能手,都會有極限。他與團隊又檢視和分析很多群組,發現能成為好友的因素,會有以下七個,稱之為「支柱」:
1.相同的語言(或方言);
2.在同一個地方成長;
3.具有相同的教育和職業經歷;
4.有相同的嗜好和興趣;
5.擁有相同的世界觀(道德觀、宗教觀和政治觀等);
6.具有同樣的幽默感;
7.具有相同的音樂品味。
人有愈多以上的共同性支柱,就能成為愈好的朋友。任何一個支柱和另一個一樣重要,無分高下。事實上,你社交網絡的每一層都相當於特定數量的共享支柱。最親密的五個人那一層應該會有六至七個共享支柱,最外面的一百五十人那層可能只有一至兩個(不管是哪些支柱)。
交朋結友的過程其實是「搜尋」。認識新朋友之初,你會在他們身上投入大量時間,以便評估他們在七個支柱上的位置。這需要花時間,然而等到你確認他們的位置,就可以把花在他們身上的時間減少到與你們共同支柱數量相當的程度。你可能需要多次嘗試才能找到適當的人做你最好或名列前五位的朋友。
這又給我們另一個啟示。早前很多人因為政見問題而「絕交」或「離group」。鄧巴會說,政治觀只不過是七個其中一個支柱,也不是最重要的那個。有些人說「道不同不相為謀」,就輕易放棄恩情,那就太可惜了。或者,關係動搖的原因,乃是其他支柱的根基不夠穩,歸屬感未建立好。
撰文:伍詠光
心理、婚姻及家庭治療師,前突破輔導中心總監。著有《愛,要勇敢》、《工,唔係咁打》、《勇敢做自己》、《現實,我受夠了》以及《嘴巴失控了》、《邊個想返工》(合著)
電郵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