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從畢業開始,因緣際會,趕上了改革開放這列車,自此穿梭於中港之間三十餘年,見證着兩地的文化從差異到融合。有些人對內地城市的狀況還停留在髒亂落後的印象,然而,現實是那些屢創新高的摩天商廈拔地而起,大樓愈蓋愈高,地標轉眼間又有新的定義,大樓內的公司普遍都已電腦化、無紙化;趕科技,蹭環保,很多知名企業也從這裏走向世界。其5G技術發展與應用、電子支付及網購甚至比香港走得更快更前。
對於近三十年來經常遊走於中港之間的大部分人來說,中港之間的差異已小得不易被察覺。毫無疑問,這也代表着兩地在生活、文化及工作模式等的高度融合。要說差異,只好坐一趟時光機回到從前。九十年代初,正值改革開放的火紅時代,尤其對製造業來說,大量港商因內地生產成本較香港低及人力供應充足而把生產基地從香港遷至內地,當時,北上設廠乃主流大趨勢,亦由於地理上的緣故,大部分廠商也選擇落戶在珠三角地區,廣州、中山、珠海、深圳的東莞更成為了橋頭堡。踏足內地,除了硬件以外,在工作間,你明確的會感受到甚麼是「做又三十六,唔做又三十六」的大鍋飯文化;而當真的要動員的時候,你又會領略到甚麼叫人多好辦事。但打從國家領導人南巡以後,大家也開始學會了「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靠奮鬥,才有未來」。
從社會層面看,但凡要輪候的地方,打關係牌、插隊、你爭我搶是常態,守秩序排隊的往往只能望門興歎。幸好,當年尚有些特設給港、澳、台同胞的窗口提供服務。但說到工商服務,因改革開放初期,法制不完善,辦理各項執照及批文等的手續欠缺透明度,沒有人事關係的,相信沒有沒碰得焦頭爛額的。隨着信息化,今天內地的政府機構與服務基本上信息透明,手續也大部分可網上進行。從日常生活的文化上看,九十年代初的大灣區很多地方還是鄉村或剛發展的小城鎮,人民生活還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食物種類以中式為主,用餐時間對香港人來說是偏早了些,娛樂場所亦不多。除了些較大的城巿外,晚上八時之後已很難找到裹腹之所。如今,大灣區很多地方的餐飲服務及娛樂場所的經營模式與營業時間跟香港已是沒有任何差異。除了較完善的道路網外,很多大城巿跟香港一樣,已有集體運輸系統,如地鐵及高鐵等,出行都相當便利。
意識形態及經濟模式上,內地走社會主義路綫,香港則主要奉行資本主義,但隨着改革的步伐進入不同的發展階段,目前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路綫中是有引入資本主義的部分巿場經濟概念的,所以在經濟層面上,中港兩地已幾乎沒有差異的。如還有差異的話,相信就只是語言,但三十年來的交流,相信內地的人早已習慣了「港普」;而港人也聽明白了帶各地鄉音的廣東話呢。
撰文:曾文彬(William)
從事人力資源及行政工作三十餘年,曾在多家跨國公司任人力資源及行政區域負責人,現任香港一家上巿公司人力資源及行政總監及可持續發展主管。擁有中國人力資源法務師資格並為英國及香港公司治理公會會員。現為香港人才管理協會義務秘書及大灣區薪酬及福利調查委員會香港區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