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島日報報道)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多項活動被逼取消,包括醫委會於一年內五度取消兩次筆試及三次臨牀考試。香港執業醫生醫學會昨發聲明,指執業資格考試多番被取消,令非本地訓練醫生無法來港工作,有準考生表示因長時間等待而備受壓力,情緒受到困擾,亦有考生批評取消低風險的筆試做法不妥。他們要求盡快重啟執業試,讓海外醫生盡快來港執業。
醫委會規定,有海外執業資格的醫生來港執業前,必須通過委員會舉辦的執業資格試,而考試內容包括兩份筆試及一次臨牀考試。受疫情影響,原定每年舉辦的兩次執業試,被醫委會於一年內五度取消,其中包括兩次筆試及三次臨牀考試。取消考試的安排,令不少考生等待今年五、六月舉行的臨牀考試,但最終亦於上星期公布取消。香港執業醫生醫學會會長馬思特醫生表示,受影響的考生主要來自英國和內地,去年約有一百八十名海外醫生受影響,至於今年的考生,他亦有成立通訊群組協助受影響的考生,目前約有九十一名筆試考生和二十一名臨牀試考生已加入群組。
香港執業醫生醫學會認為,醫委會取消考試的處理手法令人費解且有損專業聲譽,他指英國的醫生執業資格考試(PLAB)及本地兩間醫學院,均成功為本地畢業生舉行考試,認為只要制定適當防疫措施,臨牀考試可照常舉行。
從內地取得執業資格的李醫生,去年三月通過兩份筆試後,全力準備第三部分的臨牀考試,但醫委會連續取消三次臨牀考試,令她大失預算。「我曾去信醫委會詢問考試安排,但他們仍未有實質計畫,令我無法尋找其他工作。」無了期的等待,加上經濟及家人壓力,令她患上中度抑鬱。現時她已投寄簡歷至內地一些醫院,或準備投考一些海外執業試,「畢竟我也要為未來作打算。」
從英國取得執業資格的黃醫生,本身報考了三月的筆試,但考試一再取消,打亂她回港計畫。她批評醫委會取消筆試的決定令人不解,「我明白臨牀考試要面對病人有一定風險,但筆試卻有很多其他方式配合,例如改為網上認考或加入更多考場進行分流,減低傳播風險。」她亦認為醫委會「偏心」本地考生,「兩者的考試內容相若,但本地生的考試就能預期舉行,反而海外生就遙遙無期。」她希望醫委會可以盡快公布實際考試日期。
香港醫學會會長蔡堅表示,本地醫科生的考試亦有因應疫情作出改變,如加入日常的分數評估等,但海外醫生的受訓制度與本地不同,考試方式難以作出改變。加上不少從其他地方抵港,無疑令考試增加傳播風險,但醫委會亦有在兒科考試中加入模擬病人等新制式安排,令考試可繼續進行。他相信,相關改變能令部分考試恢復,減低對海外考生的影響。
醫學會擔心是次考試的安排,或會令世界各地醫療人員未必再願意冒險來到香港,令香港失去應有的人才,所以已致函要求醫委會重啟執業考試,並延長筆試的有效期限,減低對非本地受訓醫生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