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是2013年沙士或是現時的肺炎疫情時期,香港人都非常敬重醫護人員。醫院在非常時期變成一個很特別的地方。現時沒有人想接近醫院,一方面不想因病送院,另一方面害怕在醫院容易受感染。醫院變成一個生人勿近的地方。
醫院的英文是Hospital,Hospital這個字來自古法文Hôtel-Dieu,直譯是「神的酒店」。說也奇怪,為何醫院竟是神的酒店?自古以來,人類開始明白人不能完全掌控生命和疾病。即使科學昌明的今日,人類在肺炎面前顯得渺小和無助。生命不是掌握在命運自己,而在上帝的手裏。醫院,是上帝跟死神搏鬥的地方。再者,醫護彷彿是神派來的天使,所以護士叫做白衣天使。這些使者帶着一份使命,願每一個病患者都能夠順利出院。Hospital這個字的變種是Hospitality,意思是善待。
醫護非萬能,雖不能肯定所有病得以痊瘉,卻仍可善待病人。善待不純是照顧,而是一顆尊重生命的心。在香港醫生守則中有一條:「以專業和道德上的完全自主、同情心和尊重人類尊嚴的精神,致力提供合乎應有水平的醫療服務。」病人在疾病面前或者甚麼都沒有,死亡更好像帶走一切,但病人的尊嚴是不會被奪去的。
最近,我在輔導中遇見一位醫護,他對我說這時期不但工作量大增,且要加倍小心翼翼,一天起碼洗澡四次,總之忙得沒空間去想甚麼。有一天,他目睹一位病人秒間斷氣,感到極大震撼。起初他只有無奈。放工靜下來之後,他想起:「這位病人令我明白要放下,放下昔日一直綑綁自己的心理包袱。」更震撼的是,他發現那位素未謀面的病人原來可以在自己心底留下一點痕迹和影響力。究竟,誰是誰的天使呢?
醫院,真是充滿神迹的地方。
撰文:伍詠光
突破輔導中心總監。著有《工,唔係咁打!》、《戀愛出事的理由》、《勇敢做自己》、《現實,我受夠了》以及《嘴巴失控了——青少年導師求生手記》、《邊個想返工》(合著)。
電郵地址:[email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