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營銷專才彈起 助企業勁吸Like
現今要數訊息傳播最快速和便捷的渠道,非社交媒體莫屬,因此愈來愈多企業走出單向的電視、電台、電郵推廣,涉足社交網站平台,與受眾緊密互動,甚至以連結受眾情感的方式來推廣品牌形象。然而網上世界瞬息萬變,互聯網、社交媒體更顛覆了傳統營銷模式,市場正急需具創意的年輕新血入行。今期《JobMarket》走訪多位行內專業人士和企業,共同探討網絡營銷的發展及
應用、以及相關的人手需求。
強調網上互動
實時分析市場趨勢
網絡營銷(Online Marketing),顧名思義,是以互聯網為核心平台,藉此建立並推廣企業品牌形象。香港互動市務商會副主席司徒廣釗(Ralph)說,網絡營銷擔當「品牌延伸」的角色,「每一個品牌有其價值,傳統營銷是單向式,透過廣告影響消費者的觀感;網絡營銷卻注重企業和受眾之間的互動,例如廣告商在社交媒體建立一個粉絲專頁,方便且有效率地與消費者溝通。」
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電子商貿業委員會代表蘇仲成博士補充,「企業不能光靠寫網頁,還要善用文字、圖像、影像、聲音等媒介,方能制定一個全面而有效的網絡營銷方案,吸引受眾讚好和分享。」他不諱言,以前企業刊登廣告後,往往要等上一兩個月,才能取得相關的市場研究報告,屆時才發現成效不大,變相倒錢落海。「現在透過大數據應用,企業可實時在全球社交媒體獲取有關數據,有助更快、更準確地分析市場反應;並能預早評估該宣傳渠道的成效,方便控制廣告開支。」蘇仲成認為,網絡媒體是市場營銷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了解企業定位 免生公關災難
怎樣才是成功的網絡營銷?傳統營銷與網絡營銷不同,前者的目標很簡單,透過電視、報紙等廣告讓大眾對品牌及其產品有認知,Ralph說:「成功的網絡營銷並沒有一個標準定義,視乎能否達到企業的目的,如大眾對品牌有沒有好感、讚好及分享的數目、刺激網購營業額等。」
不過Ralph指,「成也數據,敗也數據。」近年愈來愈多企業在社交平台「抽水」,若未能完全掌握內容營銷的技巧,不但無法收到成效,更會釀成公關災難。數碼營銷廣告公司 FLIP 總經理胡康濬(Daniel)將內容營銷分為四大類:「第一類是與切合品牌形象及用家關注,能引起大眾共鳴,例如早前政府將豬肉佬正名為肉類分割員,嘉士伯隨即在網絡平台發放一張相片,並寫着『可惜嘉士伯唔搞豬肉檔。』就是一個好的例子;第二類是不切合品牌形象,得到用家關注;而第三和第四類是不建議,前者是切合品牌形象,但得不到用家關注,如公司獲獎、高層的合照等,後者是與品牌形象無關,亦得不到用家關注,很容易釀成公關災難。」
網絡營銷的對象主要是年輕人,故行業需要年輕人入行,才能「同聲同氣」。Ralph說,「我稱年輕人為社交媒體、互聯網的Native,而我只是Migrant,因為他們比我更熟悉社交媒體的玩法。」他舉例,傳統的文案廣告會用書面語表達,但在社交媒體使用的語氣和方式須貼近受眾的習慣,故改用口語、甚至潮語去表達。蘇仲成則認為,「一個專業的網絡營銷人才該是『Half Artist,Half Scientist』。」他解釋,既要像藝術家般,了解市場的喜好和潮流,並構思出具吸引力的廣告內容;也要像科學家一樣思考,懂得分析數據,從而作出理性的決策。「更理想是,他們可考取Google AdWords數碼營銷認證,進一步了解該搜尋引擎如何被應用在市場行銷活動上,日後工作起來就更得心應手。」
突破傳統框架 facebook短片贏好評
近年愈來愈多企業開始意識到,互聯網對其公司發展有着不可取替的作用,便紛紛把推廣資金轉移到facebook、Instagram等平台上,並取得不錯的成果。渣打銀行便是其中一例。
「這次與毛記電視合作,炮製《不要驚動阿盈》廣告短片,並能在二十四小時內,獲得逾百萬點擊率、讚好及轉貼,足證我們突破了固有的數碼營銷框架。」渣打銀行(香港)有限公司大中華及北亞地區公共事務、品牌及市場推廣主管莫毅信續說,現今經銷商(Marketers)已不滿足於表面的高點擊率,開始追求更多的讚好次數和轉貼分享,「毛記電視的facebook page累積了一定數量的網民,加上其廣告意念夠地道,能引人共鳴。與其沿用傳統的宣傳方法吸引目標客戶群,倒不如主動進駐他們最常出現的社交平台吸『like』。」
銀行業一向予人保守形象,莫毅信不諱言,這次以新手法宣傳「渣打亞洲萬里通萬事達卡」,事前需要有系統地部署整個推廣計畫。「攻勢是一浪接一浪的,從記者會開始,到推出由樂壇天后鄭秀文擔綱演出的電視廣告,及至在網上發布《不要驚動阿盈》,以輕鬆生鬼的改編歌詞介紹產品特點。我們不但贏得網民的好評和支持,更成功吸引更多人使用渣打的服務和產品。」
投身市場推廣逾二十七年,莫毅信見證着企業市場營銷戰略的改變,深感未來企業將會更多倚賴網絡營銷。「過去數年,渣打銀行一直有提高數碼營銷方面的投資額,這次經驗也增強了我們的信心,日後將投放更多資源於網上媒體及其他相關範疇。」
善用ig圖像營銷 產生情感共鳴
作為全球最流行的相片分享平台,Instagram(ig)成立短短五年,每月活躍用戶已超過四億人。據美國電子商務市場研究公司eMarketer預測,2017年Instagram的全球行動廣告營收更會超過二十億美元,足見Instagram的圖像營銷是不可忽略的推廣渠道。早前資生堂香港有限公司(SHISEIDO)便利用Instagram照片的排列特點,成功吸引受眾眼球。
SHISEIDO總經理May Law指,「Apple of Your Eye守護最珍貴」企劃是一個360度的巿場推廣計畫,Instagram只是其中一個宣傳渠道,「我們特別邀請了多位來自不同界別的代表人物來進行拍攝,把各人最珍貴、最想守護的人和事結合於眼睛之中,意指透過靈魂之窗看出最珍貴的東西,再把相片上載至社交媒體,並加上『#AppleOfYourEye』、『#SHISEIDO』等Hashtag標記。」結果吸引逾四千人參觀為期三天的慈善攝影展,並錄得超過四千人製作個人「#Apple of Your Eye #守護最珍貴」照片並於社交媒體分享。「從以往以Product Driven為主的宣傳策略,到透過慈善企劃與顧客產生情感共鳴,將品牌信念有效傳遞,成功提升顧客對品牌的忠誠度。」May直言,與去年同期相比,生意額上升三倍。
「網絡宣傳不再只是巿場部的工作,每個部門都應該對此有所認知,方能跟消費者進行聯繫。」因此,除投放更多資源於網絡宣傳外,SHISEIDO未來還會增聘相關人才,並對現職員工提供網絡營銷、巿場動向等資訊,甚至舉辦課程、講座、比賽等,增加員工對網絡媒體的投入感。
融入遊戲文化 快速晉升留才
隨着企業日漸重視數碼營銷,互聯網公司、數碼營銷公司如雨後春筍成立,2007年成立的超凡網絡(Guru Online)是其中之一。Guru Online主要以facebook為宣傳渠道的互聯網企業,目前有二百多名員工。
Guru Online深明數碼營銷發展迅速,從業員要時常進修,才能追上潮流,
故為員工提供定期及主題培訓。Alan更笑稱,公司是「少林寺」,「每星期的定期培訓會分享行內最新知識,例如facebook每年舉辦開發者大會F8,今年剛剛發布Messenger聊天機器人(Chat bot)的新技術。我們的團隊立即試玩,並在定期培訓中與同事分享。」他指,數碼營銷接觸的範疇甚多,主題式培訓能讓不同範疇的員工掌握全面知識,「例如今期討論WeChat的市場推廣,由相關同事負責。只要其他同事有興趣了解,便能報名參與。」
Alan表示,公司提供清晰的晉升階梯,「我們將晉升階梯共分七個等級,每個等級再細分為兩個小等級,例如1A、1B、2A、2B等。」他指,大部分員工都是八、九十後,或會覺得兩、三年的晉升時間很漫長,故將職位細分等級,表現良好者便能在短期內晉升,「我希望將遊戲文化融入晉升制度,例如當2A級同事升到2B級,代表他是3A級的候選人,就像打機過關一樣。」
行內求才若渴 常高薪挖角
另一家主力從事跨境的數碼營銷及網購的網絡公關有限公司X Social Group,則在2013年成立,當時香港有多家數碼營銷公司,但他們憑着清晰的市場定位,在短短三年間,與超過二十家國際品牌合作,更贏得多個業界獎項。該公司董事長林漢源(Samuel)說:「網絡營銷涉及多個職位,以我們公司為例,廣告、IT、網購、物流等範疇,開設超過四十種職位。公司成立短短三年,員工便由四名增至八十多名。」
Samuel指,網絡營銷是一門新興行業,業界在招聘人才亦面對困難,當中社交媒體策劃專家和網絡數字策略師最為搶手。「熟悉內地的數碼營銷專家更是少之又少,我們只好在內地招聘。」為確保有足夠的生力軍投入行業,X Social Group與大學合作舉辦實習生計畫,又提供新生指導計畫,「這一行是『先苦後甜』,因為剛入職的數碼營銷培訓生只有八千至一萬元,雖然起薪點不高,但表現能力佳者,可以很快晉升至經理級,月薪可高達四萬元。」
行內正求才若渴,Samuel表示,公司曾有半數的IT人才被高薪挖角,「所以我們每年都會舉行X Social Star Program,由部門主管按員工的工作表現選拔人才,並給予肯定。」並邀請新浪、百度管理層等嘉賓,為員工進行培訓介紹最新的知識;Google、facebook亦曾在X Social Group舉辦工作坊。
應用、以及相關的人手需求。
強調網上互動
實時分析市場趨勢
網絡營銷(Online Marketing),顧名思義,是以互聯網為核心平台,藉此建立並推廣企業品牌形象。香港互動市務商會副主席司徒廣釗(Ralph)說,網絡營銷擔當「品牌延伸」的角色,「每一個品牌有其價值,傳統營銷是單向式,透過廣告影響消費者的觀感;網絡營銷卻注重企業和受眾之間的互動,例如廣告商在社交媒體建立一個粉絲專頁,方便且有效率地與消費者溝通。」
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電子商貿業委員會代表蘇仲成博士補充,「企業不能光靠寫網頁,還要善用文字、圖像、影像、聲音等媒介,方能制定一個全面而有效的網絡營銷方案,吸引受眾讚好和分享。」他不諱言,以前企業刊登廣告後,往往要等上一兩個月,才能取得相關的市場研究報告,屆時才發現成效不大,變相倒錢落海。「現在透過大數據應用,企業可實時在全球社交媒體獲取有關數據,有助更快、更準確地分析市場反應;並能預早評估該宣傳渠道的成效,方便控制廣告開支。」蘇仲成認為,網絡媒體是市場營銷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了解企業定位 免生公關災難
怎樣才是成功的網絡營銷?傳統營銷與網絡營銷不同,前者的目標很簡單,透過電視、報紙等廣告讓大眾對品牌及其產品有認知,Ralph說:「成功的網絡營銷並沒有一個標準定義,視乎能否達到企業的目的,如大眾對品牌有沒有好感、讚好及分享的數目、刺激網購營業額等。」
不過Ralph指,「成也數據,敗也數據。」近年愈來愈多企業在社交平台「抽水」,若未能完全掌握內容營銷的技巧,不但無法收到成效,更會釀成公關災難。數碼營銷廣告公司 FLIP 總經理胡康濬(Daniel)將內容營銷分為四大類:「第一類是與切合品牌形象及用家關注,能引起大眾共鳴,例如早前政府將豬肉佬正名為肉類分割員,嘉士伯隨即在網絡平台發放一張相片,並寫着『可惜嘉士伯唔搞豬肉檔。』就是一個好的例子;第二類是不切合品牌形象,得到用家關注;而第三和第四類是不建議,前者是切合品牌形象,但得不到用家關注,如公司獲獎、高層的合照等,後者是與品牌形象無關,亦得不到用家關注,很容易釀成公關災難。」
網絡營銷的對象主要是年輕人,故行業需要年輕人入行,才能「同聲同氣」。Ralph說,「我稱年輕人為社交媒體、互聯網的Native,而我只是Migrant,因為他們比我更熟悉社交媒體的玩法。」他舉例,傳統的文案廣告會用書面語表達,但在社交媒體使用的語氣和方式須貼近受眾的習慣,故改用口語、甚至潮語去表達。蘇仲成則認為,「一個專業的網絡營銷人才該是『Half Artist,Half Scientist』。」他解釋,既要像藝術家般,了解市場的喜好和潮流,並構思出具吸引力的廣告內容;也要像科學家一樣思考,懂得分析數據,從而作出理性的決策。「更理想是,他們可考取Google AdWords數碼營銷認證,進一步了解該搜尋引擎如何被應用在市場行銷活動上,日後工作起來就更得心應手。」
突破傳統框架 facebook短片贏好評
近年愈來愈多企業開始意識到,互聯網對其公司發展有着不可取替的作用,便紛紛把推廣資金轉移到facebook、Instagram等平台上,並取得不錯的成果。渣打銀行便是其中一例。
「這次與毛記電視合作,炮製《不要驚動阿盈》廣告短片,並能在二十四小時內,獲得逾百萬點擊率、讚好及轉貼,足證我們突破了固有的數碼營銷框架。」渣打銀行(香港)有限公司大中華及北亞地區公共事務、品牌及市場推廣主管莫毅信續說,現今經銷商(Marketers)已不滿足於表面的高點擊率,開始追求更多的讚好次數和轉貼分享,「毛記電視的facebook page累積了一定數量的網民,加上其廣告意念夠地道,能引人共鳴。與其沿用傳統的宣傳方法吸引目標客戶群,倒不如主動進駐他們最常出現的社交平台吸『like』。」
銀行業一向予人保守形象,莫毅信不諱言,這次以新手法宣傳「渣打亞洲萬里通萬事達卡」,事前需要有系統地部署整個推廣計畫。「攻勢是一浪接一浪的,從記者會開始,到推出由樂壇天后鄭秀文擔綱演出的電視廣告,及至在網上發布《不要驚動阿盈》,以輕鬆生鬼的改編歌詞介紹產品特點。我們不但贏得網民的好評和支持,更成功吸引更多人使用渣打的服務和產品。」
投身市場推廣逾二十七年,莫毅信見證着企業市場營銷戰略的改變,深感未來企業將會更多倚賴網絡營銷。「過去數年,渣打銀行一直有提高數碼營銷方面的投資額,這次經驗也增強了我們的信心,日後將投放更多資源於網上媒體及其他相關範疇。」
善用ig圖像營銷 產生情感共鳴
作為全球最流行的相片分享平台,Instagram(ig)成立短短五年,每月活躍用戶已超過四億人。據美國電子商務市場研究公司eMarketer預測,2017年Instagram的全球行動廣告營收更會超過二十億美元,足見Instagram的圖像營銷是不可忽略的推廣渠道。早前資生堂香港有限公司(SHISEIDO)便利用Instagram照片的排列特點,成功吸引受眾眼球。
SHISEIDO總經理May Law指,「Apple of Your Eye守護最珍貴」企劃是一個360度的巿場推廣計畫,Instagram只是其中一個宣傳渠道,「我們特別邀請了多位來自不同界別的代表人物來進行拍攝,把各人最珍貴、最想守護的人和事結合於眼睛之中,意指透過靈魂之窗看出最珍貴的東西,再把相片上載至社交媒體,並加上『#AppleOfYourEye』、『#SHISEIDO』等Hashtag標記。」結果吸引逾四千人參觀為期三天的慈善攝影展,並錄得超過四千人製作個人「#Apple of Your Eye #守護最珍貴」照片並於社交媒體分享。「從以往以Product Driven為主的宣傳策略,到透過慈善企劃與顧客產生情感共鳴,將品牌信念有效傳遞,成功提升顧客對品牌的忠誠度。」May直言,與去年同期相比,生意額上升三倍。
「網絡宣傳不再只是巿場部的工作,每個部門都應該對此有所認知,方能跟消費者進行聯繫。」因此,除投放更多資源於網絡宣傳外,SHISEIDO未來還會增聘相關人才,並對現職員工提供網絡營銷、巿場動向等資訊,甚至舉辦課程、講座、比賽等,增加員工對網絡媒體的投入感。
融入遊戲文化 快速晉升留才
隨着企業日漸重視數碼營銷,互聯網公司、數碼營銷公司如雨後春筍成立,2007年成立的超凡網絡(Guru Online)是其中之一。Guru Online主要以facebook為宣傳渠道的互聯網企業,目前有二百多名員工。
Guru Online深明數碼營銷發展迅速,從業員要時常進修,才能追上潮流,
故為員工提供定期及主題培訓。Alan更笑稱,公司是「少林寺」,「每星期的定期培訓會分享行內最新知識,例如facebook每年舉辦開發者大會F8,今年剛剛發布Messenger聊天機器人(Chat bot)的新技術。我們的團隊立即試玩,並在定期培訓中與同事分享。」他指,數碼營銷接觸的範疇甚多,主題式培訓能讓不同範疇的員工掌握全面知識,「例如今期討論WeChat的市場推廣,由相關同事負責。只要其他同事有興趣了解,便能報名參與。」
Alan表示,公司提供清晰的晉升階梯,「我們將晉升階梯共分七個等級,每個等級再細分為兩個小等級,例如1A、1B、2A、2B等。」他指,大部分員工都是八、九十後,或會覺得兩、三年的晉升時間很漫長,故將職位細分等級,表現良好者便能在短期內晉升,「我希望將遊戲文化融入晉升制度,例如當2A級同事升到2B級,代表他是3A級的候選人,就像打機過關一樣。」
行內求才若渴 常高薪挖角
另一家主力從事跨境的數碼營銷及網購的網絡公關有限公司X Social Group,則在2013年成立,當時香港有多家數碼營銷公司,但他們憑着清晰的市場定位,在短短三年間,與超過二十家國際品牌合作,更贏得多個業界獎項。該公司董事長林漢源(Samuel)說:「網絡營銷涉及多個職位,以我們公司為例,廣告、IT、網購、物流等範疇,開設超過四十種職位。公司成立短短三年,員工便由四名增至八十多名。」
Samuel指,網絡營銷是一門新興行業,業界在招聘人才亦面對困難,當中社交媒體策劃專家和網絡數字策略師最為搶手。「熟悉內地的數碼營銷專家更是少之又少,我們只好在內地招聘。」為確保有足夠的生力軍投入行業,X Social Group與大學合作舉辦實習生計畫,又提供新生指導計畫,「這一行是『先苦後甜』,因為剛入職的數碼營銷培訓生只有八千至一萬元,雖然起薪點不高,但表現能力佳者,可以很快晉升至經理級,月薪可高達四萬元。」
行內正求才若渴,Samuel表示,公司曾有半數的IT人才被高薪挖角,「所以我們每年都會舉行X Social Star Program,由部門主管按員工的工作表現選拔人才,並給予肯定。」並邀請新浪、百度管理層等嘉賓,為員工進行培訓介紹最新的知識;Google、facebook亦曾在X Social Group舉辦工作坊。
Posted on 06 May 2016.
Tag cloud:
網絡營銷 X Social Group 超凡網絡 Guru Online一數訊息傳播 互聯網 數碼營銷廣告公司 社交網站 香港互動市務商會 網絡營銷 Online Marketing
為加強網絡營銷的效果,業界正急聘熟悉社交媒體玩法的年輕人入行。

渣打銀行早前與毛記電視合作,拍攝《不要驚動阿盈》廣告短片,成功在facebook獲得逾百萬點擊率。

為確保有足夠的生力軍投入行業,X Social Group積極與大學合作舉辦實習生計畫,又邀請Google公司為其員工舉辦工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