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累!手機治不了焦慮症
人之所以分心,很多時候是想逃離「不適感」。
人類的行為動機有10%源自追求快樂,卻有90%源自想逃離不適感。也就是說,當我們想逃離當下那種不舒服的感覺時,我們一般會採取「分心行為」去解開這鬱結。日常不適感情況可能是:
1.在約會中感在尷尬時,自然會拿出手機;
2.在會議的緊繃氣氛中,想去看手機或電腦;
3.在沉悶冗長的課堂,難以專心下去,想找手機看一看。
可是,當你分了心,又花上大量時間玩手機,為了在逃離「不適感」,結果是工作最終延後,那麼你便後果自負,到時的「不適感」反而更大。何必呢?
所以,當你不知不覺間又戀上手機,感覺無無聊聊又用上了很長時間,不妨放下手機,安靜地默想一下,就是清理下思緒,問問自己最近煩惱着甚麼,或者不想面對甚麼。
當你想起某些人和事時,記住不用趕急去處理。最重要是處理你的情緒。可以探索你的感受,用好奇心來面對當下的感受。你可能想馬上責備自己,為何要逃避。請你不用責備自己,怪自己做得不好,因為越責怪,只會越焦慮。
不如放過自己,讓自己就好好休息一會,這是一種「自主性」的休息,而不是分心。之後,再想辦法去重振旗鼓,或者你對事情會有新意念。
撰文:伍詠光
心理、婚姻及家庭治療師,前突破輔導中心總監。著有《無朋友,似乎也很好?》、《攰了,躺躺吧》、《愛,要勇敢》、《勇敢做自己》、《現實,我受夠了》以及《嘴巴失控了》、《邊個想返工》(合著)
電郵地址:[email protected]
Posted on 22 Apr 2025.

當你不知不覺間又戀上手機,感覺無無聊聊又用上了很長時間,不妨放下手機,安靜地默想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