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中國北京成為奧運會的主辦城市,而香港則成為馬術項目的協辦城市,除了圓了七百多萬香港市民的心願,亦掀起香港人對馬術運動的認識。對我而言,這是讓外界更關注傷健平等、社會融和的關鍵點。
被問及當年如何跟馬術結緣,可以追溯到大學畢業後的那些年。在離開了服務多年的中文大學醫學院及香港大學之後,一家大企業及一家剛起步的非牟利機構同時給我工作機會,最後我選擇放棄別人認為大好前途的大企業而加入後者──「香港復康力量」,當上機構總幹事一職。在認定行業以後,便開始選取探索復康工作的方向,同時開始積極研究如何可以推動一項體育運動予傷健人士,既可提升體質、心態,又符合好玩、有趣、有料的目標。在偶然的機會下,我很高興認識了香港傷健策騎協會的成員,在幹事會的推薦下首次接觸馬術,及後到英國參與為期兩星期的策騎訓練營,自此之後便愛上了這項運動──我在公餘時間積極翻閱有關馬術的書籍,收看馬術運動錄影及節目,務求提升知識、技術和實力。
在教練的鼓勵下,我有信心在2003至06年間先後參與在日本、加拿大、澳洲、英國及歐洲等地的國際性比賽。走着走着,未來的路向就漸漸明朗起來。如果永遠不邁出嘗試的第一步,就只能在原地無意義地踏步,叫嚷着「好迷茫」、「很焦慮」、「沒方向」之類的話。這樣的覺察和經驗,叫自己專注於當下,專注於過程不先行妄下判斷。人生的路,有時候就是這樣走,愈走路愈闊。人生的可悲、沒有建樹,是因為藏着安慰劑,自以為是把從未發揮出來的潛力當成實力,彷彿只要願意,一切唾手可得。直至戒掉安慰,才能真正起步。
後來,我們創立了騁志發展基金。我們相信每一個人只要能授予均等的學習機會,都可以發揮潛力,貢獻社會。發掘多元青年的才能,為他們提供一個社區網絡平台,透過一系列與社會大眾的交流講座、增值課程、個人及職業培訓、實習機會、慈善比賽等,讓多元青年融入社會,提升他們的自信心、工作動力和競爭力,希望他們能夠脫離受惠者角色,憑個人的能力爭取就業機會,自力更生,回饋社會。
撰文:葉少康
為2008北京殘奧會馬術比賽的香港代表,致力推廣殘疾人士體育運動,創立「騁志發展基金」,以青年、殘疾人士、少數族裔等為服務對象,獲政府頒授榮譽勳章、城市大學頒授榮譽院士。他現時為商策顧問有限公司行政總裁,同時擔任香港特別行政區多項公職,包括工業貿易諮詢委員會、平等機會委員會、可持續發展委員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