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不能勝正」這五個字彷彿很有道理,也可能令我們很苦惱。在紛亂的世代,我們很希望「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若然未報,時辰未到」,可是世事好像《聖經》說:「日頭照好,也照壞人。甚至,好人遭殃,壞人卻得逞。」
以上那「邪不能勝正」的思考,其實可能是由美國心理學家Melvin Lerner所提出一種「公平世界謬誤」(Just-World Theory)。他認為人假設世界是公平公正,認為壞事不會降臨在好人身上,如果某人遭遇不好的事,是因為他做了壞事,所以惡有惡報,宇宙間有正義、秩序的存在。然而,現實世界並不是這樣運作,所以這個是屬於認知偏見的一種,最常見的例子就是指責受害人,例如說被性侵的受害者是因為穿着暴露或者自己都想要、病人要對自己病的原因負責,但就沒有想過加害人才是應該被譴責。
其實,每件事發生都有不同的因素,未必是因為單一善惡的因由,輕易下判斷,很容易未審先判,做錯決定的!
一方面我們自小接受一套「賞善罰惡式」的道德教育,師長為了警剔我們,搬出一套「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理念;另一方面,我們自己也會在內心建立一種簡單的概念,幫助我們去解釋和預測世界,令自己感到好過一點。
可是,世事無常。好人和壞人都會生病,都會遇上惡運。有次在輔導室,我遇到一個自小際遇很不濟的朋友,他曾經自殺不遂,又患上精神病,沒工作,沒伴侶,看醫生都花了很多錢,仍未見好轉,反反覆覆。他一次在我面前很憤慨地說:「這個世界很不公平!上帝很不公平!」
我心裏慨歎,並沒有一份「世界是公平的」心態,反而我說:「對,公界真是不公平 …… 但耶穌會為你的生命負責。」他立即呆了一呆,便流下眼淚。我想,他知道我明白他,也深知他不是孤單的。
撰文:伍詠光
心理、婚姻及家庭治療師,前突破輔導中心總監。著有《愛,要勇敢》、《工,唔係咁打》、《勇敢做自己》、《現實,我受夠了》以及《嘴巴失控了》、《邊個想返工》(合著)
電郵地址:[email protected]
Tag cloud:
公平世界謬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