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嚴峻新型冠狀病毒衝擊,相信很多人都需要在家工作,這對於地小人多、居住環境擠逼的香港人而言,是一件相當痛苦的事情!人多聲音自然多,再加上不少家庭有一個或以上的小孩子,他們東奔西跑,隨意將玩具擲在地上,受害的不止是自己單位的地板,更會製造噪音,騷擾到樓下單位的住客。要明白,今天很多人被逼在家工作,如使用視頻會議便需要較安靜的環境。假使噪音持續,便會嚴重影響左鄰右里的生活,是一種欠缺公德心的行為。
另外,裝修所產生的聲響亦是十分常見的噪音。不少住宅單位經常換上不同的住客,每次搬遷及相關的裝修工程都可能帶來不少噪音問題。儘管有大廈指引監管裝修工程進度,但始終不能避免對其他住戶造成不便及一定程度的滋擾;要是遇上大型裝修工程持續數月的時候,那種噪音造成的影響真是「不足為外人道」!再加上很多時裝修工人為了趕工,超過了容許裝修規定的時間,儘管鄰居已經不停地跟管理處投訴,但可惜管理處卻表示愛莫能助,最後唯有跟警方備案才能圓滿解決,可惜鄰里紛爭已經啟動了,未入伙先開火,日後要和睦共處便更加困難。
今天的香港人,面對未見盡頭的疫情,情緒已經大受影響,部分人更擔心未來的生活,包括工作、健康等問題。在這種情況下,所居住的地方是唯一能夠給他們真正休息、有安全感的地方。若然因為鄰居自私的行為再受打擊,便很容易出現爭抝。面對上述的個案,若然雙方都願意用調解方式去處理,成功解決而達至雙贏的機會極高。筆者認為,雙方的執着正好反映了彼此有共同的理念,就是希望有一個舒適的家,事事都為家人着想,這一點亦正是調解員需要令爭議雙方理解和明白的。很多時雙方都為情緒所困,失去方寸,若然調解員能夠利用調解技巧,導致爭議雙方領悟到彼此的爭議的動機,亦只是出於對家人的關懷,而正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相信問題便很快可以迎刄而解。
撰文:梁偉峰
擁有工商管理博士及三個碩士學位,從事資訊科技超過三十年,現為香港理工大學專業進修學院講師及課程總監、香港零售科技商會副會長、香港互聯網論壇副會長、亞洲域名爭議解決中心專家名冊成員、香港調解資歷評審協會認可綜合調解員、英國特許仲裁學會(東亞分會)委員、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學科專家、香港、新加坡及英國電腦學會資深會員、英國特許市務學會資深會員、國際扶輪3450區中環海濱扶輪社創社社長。
電郵地址:[email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