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Career News > 開荒港人見證滬起飛 北上創業大軍日益壯大
開荒港人見證滬起飛 北上創業大軍日益壯大
(4月14日訊)面對上海將於十年內成為國際金融中心,港人擔心地位受威脅,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也告誡港人「不進則退」。事實上近年愈來愈多港人赴滬創業,見證了上海經濟起飛,雖然異地創業殊不簡單,內地手續繁複,經營文化亦有差異,但捱過開荒期的港人,在上海龐大的巿場潛力下,也切實創出一片藍天,回望巿場趨飽和、發展放緩的香港,也感到要為老家打打氣。


○四年實施CEPA後,本港企業可到內地成立全資公司,在港經營企業培訓公司的鍾志豪亦把握機會,成為首批通過CEPA到上海的港人,「做培訓只要有人就有商機,中國加入WTO,外資公司湧入,要請內地人,中國人力市場不缺人,但缺乏管理、營銷或客戶服務等軟技術,有很大培訓需求。」他說,相對其他一線城市,上海發展步伐快,亦是經濟龍頭,故他由零開始到上海成立培訓公司。


搞人才培訓 跌碰無放棄


他說,在內地成立公司要經過七個政府部門取得七種營業證,前後花近十個月,「要先申請公司名,然後搵寫字樓,有個營業地址,再寫公司章程、發展建議書,總之要先完成一個程序才進行另一個,無論語言、文化、制度我都很陌生,跌跌碰碰難免,但我無諗過放棄。」


他成立的威展途管理諮詢公司至今五年,客源全是外資,到現時三成為內地企業,「內地一個大學畢業生起薪才二千至四千元,要用一倍或更多資金去培訓的概念,需時間才能接受。但內地中小企崛起,金融海嘯又令外資公司削減培訓開支,向內地企業推廣特色課程是未來所趨。」他亦憂慮,同業間的競爭,「好多內地大企業現在都請新加坡或台灣的培訓人才做培訓,獵頭公司亦兼做人事外包和培訓一條龍服務,未來我們要向周邊二三?走陞咻p蘇州發展。」


他未來五年仍視上海為基地,更早跟太太在閔行區置業,「無論投資或自住,上海環境都好,樓價升逾倍,千二呎亦住得舒服,日常消費比香港低,香港食到的,上海都有,港式茶餐廳不少,只是跟當地人仍有少許文化差異。上海愈來愈多香港人,聖誕在上海搞派對也有八十多人參加。」


廣告轉戰飲食 打併13年


Dennis就是在上海開茶餐廳的港人。一九九六年他已到上海發展,親身體驗在滬創業的苦與樂。他初受聘於上海一家大廣告公司,合約期滿後,眼看上海經濟起飛,決定留在當地成立自己的廣告公司,「但做了三年,遇到最大問題是上海的數期拖得長,香港是六十天找數,但在上海動輒要一百二十天,甚至一百八十天,很多支出要先墊支,有時對方臨尾要求減價,根本無得賺。」


結束廣告公司後,他開了一間桌球室,漸漸吸引很多同道中人,建立社交網絡;但兩年前業主收回鋪位,他又另覓新址開設長旺香港茶餐廳,「我未做過餐飲,但在上海識了很多搞食肆的朋友,向他們取經。」


離港近十三年,他不是沒牽掛,「不是沒想過返香港,但香港巿場已飽和,鋪租也貴,生意難做,但上海地方大,消費能力高,商機較多。」他五年前娶了上海姑娘,生活美滿,「太太是上海人,也促使我在上海創業,因為一個香港人想申請上海的營業證,根本不可能,一定要有上海人幫你。」他的目標是將來在上海開一家集「吃喝玩樂」於一身的消費場所,運用他搞桌球和食肆的經驗,開創先河。


廣告人圓酒吧餐廳夢


同樣由廣告轉戰飲食業的鄭立基,九年前到上海成立廣告分公司,他說,內地市場比香港大,北上是大趨勢,初時客戶主要來自香港,現時內地品牌企業、區政府等亦佔一半,生意漸上軌道,他開始發展個人興趣。


「我自小想開酒吧餐廳,跟兩個在上海新天地開餐廳的香港朋友傾開,那時五星酒店瑞士宏安有個三千呎鋪位,我們考慮到長遠發展,決定用一個較低的租金去競投,因為我們想走中高檔路線,租金過高有礙發展,結果我們成功游說酒店,跟業主簽五年合約,以示決心。」


他們一擲四百多萬開設Moon's Steakhouse,去年十月開業,穩步發展,並獲媒體好評,有信心兩年回本,「平均每人消費四百多元,上海人絕對畀得起,有一半外國客,他們想找家質素好、不太貴的餐廳跟客戶見面。我選擇上海圓夢,是因為以這個規模、這樣的成本在香港根本開不到!」


10年前北上發展物流業


他坦言近年多港人上海創業尋夢,「香港市場細,得七百幾萬人,上海四千萬人口,還可輻射到周邊城市;加上全世界投資都揀中國,上海是較崇洋的地方,海派作風對外國人很包容、學?洏蝘痋A香港人只要堅信自己仍有優勢,仍有發展潛力。」


劉麗賢是泛駿華國際貨運(上海)有限公司的總經理,也是股東之一,她十多年前為香港公司開發內地巿場,○一年搬到上海。她坦言,近年上海物流業急促增長,尤其四年前洋山深水港啟用後,該公司運貨往歐洲根本不必經香港,且貨運是逆巿中的受惠行業,不少在上海的跨國企業為節省成本,紛紛召回駐外員工,於是「搬屋」生意滾滾來,「香港的巿場已很成熟,業務在港有一成增長很不簡單,但上海就可以有三成增長。」


她坦言,由本世紀起,上海發展極快,如新地鐵線、浦東機場等建設,甚至當地動畫業也發展奇快,無論基建或新進行業都在短時間內有急速發展,「香港相比之下,動作真是較慢,很多事情停留在討論階段。」她也是中國香港(地區)商會—上海的首席副會長,她坦言在上海的港人愈來愈多,該會目前已有七百多名會員,今年底將舉辦首屆在滬傑出港人評選,以吸引更多香港人才往滬發展。



(本文摘自星島日報)
Posted on 14 Apr 2009.

Tag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