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Cover Story > 13人爭一學位就業率95% 護士求才若渴過來人分享經歷
13人爭一學位就業率95% 護士求才若渴過來人分享經歷

香港護士一直面對人手不足問題,多年來也未能解決。人口老化及移民潮更令問題加劇,醫管局正採取多項措施補充人手。有大專院校表示,護理系畢業生就業率達百分之九十五,加上薪高糧準,使護理學系成為熱門學科,更出現十多人搶一個學位的情況。縱然畢業生將於職場上面對無數的生離死別,以及排山倒海的工作,但有現職護士坦言,能見證病人由臥病在牀到重拾健康,箇中的滿足感難以言喻,「選擇修讀護士的人,心中也有一顆幫助他人的心。如我們能夠應用所學在生活當中,且該工作能帶來穩定收入,我認為相當理想。」

 

據醫管局的數據,現時該局轄下護士約有三萬人。截至今年六月,過去十二個月護士流失率為百分之六點五。醫管局稱未有特別統計員工離職的原因,並稱醫院會視乎不同部門需要調動人手安排,以減低對服務的影響。局方表示已採取多項措施挽留護士人手,包括加快招聘新護士程序;增加晉升機會;提供專科護士特別津貼;在繁忙病房增加文職人手,支援文書工作;加快登記護士進修註冊護士,以補充人手,以及提供專業發展機會。

 

簡單舉動 感動病人家屬

現時新入行註冊護士薪金達三萬多元,相比其他大學畢業生的薪金,可說相當豐厚。坊間普遍認為護士是一份「筍工」,伊利沙伯醫院腦外科護士王懷熙笑言,他心目中的「筍工」是工作量少,而又能得到相當報酬,「惟這行業休息時間不算多,每天工作排山倒海。」因此他認為護士工作量與薪酬是相稱的。

 

王懷熙五年前大學畢業後,正式成為註冊護士,現為伊利沙伯醫院腦外科護士。他認為工作滿足感是讓他留在護理界的一大原因,並分享至今仍教他難忘的經歷:「未有疫情前,病房容許病人家屬探病,而我負責的病房,有位年紀較大的男病人正處於彌留階段,他太太來到病房時,我想起前輩的教導:護士做一些很簡單的舉動都可以幫到病人家屬。」於是,他向婆婆遞上一塊濕毛巾,並說:「你可以捉住伯伯的手,抹他的臉頰,只要別整甩儀器就OK。」婆婆頓時流下眼淚,最後更捉住王懷熙的手道謝。

 

護士少不免面對生離死別,具二十多年經驗的伊利沙伯醫院顧問護師(中風科)郭慧茵(Vivian)坦言,難忘的經歷數之不盡,她深刻是遇過一名三十多歲病人,表面毫無徵狀,只說突然頸痛,入院時已四肢癱瘓,醫護立即為他治療,惟效果未如理想。之後他花了一年多時間,終能使用行動架活動,「除了他自己具備信心外,也有賴同事及家人的協助。他更回來向我們道謝。」她形容,這種感覺有如與家人久别重逢,使她不禁流下眼淚。多年的經驗亦教會她如何關懷病人及家屬,每件事都想得很仔細,「畀凍水或暖水他們其實是有分別的,如給他們暖水,他們會更開心。」

 

護士有不少晉升機會,並非只有登記護士及註冊護士之分。Vivian入行二十多年,由最初任內科註冊護士,轉為中風科,其後晉升為中風科專科護士,累積多年經驗後,終成為中風科病房經理,負責管理病房及照顧團隊發展。及後Vivian轉職中風科顧問護師,主力協助香港中風科的發展,如應用臨牀經驗及外國文獻在病人身上。

 

長期缺人 畢業生不愁搵工

本港護士人手長期短缺,不少私立院校均開設護理課程,為本港培育護士新血。東華學院2012年開辦首屆護理學(榮譽)健康科學學士,該課程主任黃詩詠博士表示課程最近一年,平均十一人爭一個學位;高年級入學更是一百一十人爭一個學位,競爭相當激烈,「我們在面試中考驗同學的Problem Solving Skills(解難能力),看他們如何找到Solution(解決方法);亦會問與醫療相關的時事,了解他們的批判性思考能力。」她表示,課程畢業生就業率達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包括到公立及私立醫院工作,其餘學生則選擇到本地或外地院校進修。

 

黃詩詠續指,有人認為護士要處理病人的排泄物,因此將護士歸類為厭惡性工作,她坦言,護士須具備「三心」:愛心、耐心和同理心,並要具備一定專業知識,「舉例清理排泄物的工作其實一點都不簡單,如護士發現病人的糞便含腥臭味、帶有紅色或黑色,可能表示其腸胃出血。」黃詩詠憶述,曾經有學生進行抽骨髓及腦脊液等醫療程序時暈倒,但該同學十分喜歡做護士,於是尋求導師及輔導員協助,希望克服心理障礙。

 

明愛專上學院(明專)的護理課程同樣競爭激烈。該校於2015年開辦護理學(榮譽)學士,累積培訓過千名護士。該校健康科學院助理教授賴芷君博士表示,今年經聯招(Jupas)報讀該校護理學學士課程的人數多達五千多人,惟學位只有四百個,即平均十三人爭一個學位,「明年可能增至逾五百個學額。」學生在學五年期間將接受多種護理培訓,低年級以理論為主,如護理程序、基礎護理知識;高年級則教授護理概念,並培育學生獨立護理能力。

 

為培訓學生應用能力,明專投資了大量先進設備,其中最常見的是假人,能模擬各種病理特徵,如咳嗽、呼吸異常、瞳孔擴張等,讓護士學生在面對真實病人前,能熟習各種護理步驟,並了解不同病患徵狀。為進一步使學生熟習醫院環境,該院更設有模擬無菌室、擴增實境機;因應人口老化及住屋問題,學校特設模擬籠屋。

 

經過五年培訓後,賴芷君指該校畢業生就業率達百分之九十五,另外百分之五選擇進修。她坦言護士工作雖辛苦,但非坊間所想的厭惡,「選擇修讀護士的人,心中也有一顆幫助他人的心。如我們能夠應用所學在生活當中,且該工作能帶來穩定收入,我認為相當理想。」

 

新晉護士滿腔熱誠 盼照顧病人

實習是每個護士必經之路,期間所遇挑戰,皆是新鮮人的寶貴經驗。

 

在伊利沙伯兒科病房任職的東華學院護理學(榮譽)健康科學學士應屆畢業生李宇傑(Michael),從小便立志成為一名註冊護士,因此他在中學時選修生物科,亦一早做足心理準備,知道護士要面對病人排泄物等,「我早已知道工作時會接觸到病人的大小二便,但我覺得只要有心就能克服。」惟Michael直言,在學期間最辛苦是實習階段,「第一次面對真實的病人,這種轉變(初期)很難適應。」他回憶自己實習時被導師訓話:「有次我拉開病牀簾布,被導師看見後捉了去訓話,他指當病牀拉上廉,有機會入邊正進行醫療程序。」這次經歷讓Michael明瞭病人私隱度的重要性。

 

現時就讀東華學院護理學(榮譽)健康科學學士五年級的何嘉瑩(Kammy),亦在實習時看到自己的不足,於是將勤補拙,把不太認識的藥物名稱抄下並努力記住。她稱自己喜歡自省,不時思考其他人對她的批評及意見,「擁有這種能力對護士來說會更好。」即將畢業的Kammy不諱言,將來須要輪班工作,但她樂於面對各種挑戰,畢竟這是她熱愛的工作。

 

明愛專上學院健康科學院護理學(榮譽)學士應屆畢業生李澆同(Macy),現職私營化驗所護士,負責傳染病及感染控制的工作。回想當初選擇入讀護理系,她說因為小時候曾因病入住隔離病房,發現護士的工作範疇廣闊,特別是感染控制方面,自此對護理產生濃厚興趣。

 

不少人因害怕面對血肉模糊的傷口而對醫護業卻步,Macy坦言實習期間曾面對不少傷口,如有次一位長期臥牀的病人不幸染上壓瘡,她第一時間的反應不是覺得嘔心,而是擔心自己能否妥善處理,更請教資深護士如何令傷口盡早康復。

 

同樣是明專護理學(榮譽)學士應屆畢業生的何卓賢(Brady),現職公立醫院骨科護士,他坦言受家人經歷影響而入行。他的婆婆生前曾因肺炎入住醫院,須留院養病,有次前往探望時,她已神智不清,這使Brady更希望從事護士照顧病人。

 

Brady形容實習是蜜月期。他回想那段日子,與現在真正在病房工作相比,舒服不少。現時他的身分是註冊護士,背負着「專業」之名照顧病人,病人相信護士,故不能辜負他們的信任。

 

 

公立醫院普通科護士晉升階梯及薪酬

 

護士學生

 

註冊護士(學士畢業生)* $34,260 至 $55,133

登記護士(高級文憑畢業生) $21,615 至 $45,908

 

護士長 / 資深護師 $57,728 至 $80,518

 

病房經理^ / 副顧問護師 $59,283 至 $88,327

 

部門運作經理^ / 顧問護師 $88,327 至 $107,175

 

 

*如屬專科護士,另每月津貼 $2,000。

^另有每月管理責任津貼。

Posted on 24 Sep 2021.
據醫管局的數據,現時該局轄下護士約有三萬人。
據醫管局的數據,現時該局轄下護士約有三萬人。
伊利沙伯醫院腦外科護士王懷熙。
伊利沙伯醫院腦外科護士王懷熙。
伊利沙伯醫院顧問護師(中風科)郭慧茵。
伊利沙伯醫院顧問護師(中風科)郭慧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