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城市大學 —「城」中傳奇
董太日前獲邀到城大參觀,認識大學的最新發展及科研成就。
董太日前獲邀到城大參觀,認識大學的最新發展及科研成就。
城大商學院資訊管理學系杜佩柔同學將於新學期前往清華大學交流,董太鼓勵她把握機會了解國家的文化、歷史,以及國情發展。
城大商學院資訊管理學系杜佩柔同學將於新學期前往清華大學交流,董太鼓勵她把握機會了解國家的文化、歷史,以及國情發展。
董太分享其創業及創立「善德基金會」的歷程,希望能為年輕人帶來新啟發。
董太分享其創業及創立「善德基金會」的歷程,希望能為年輕人帶來新啟發。
董吳玲玲︰樂天知命 刻苦自勵迎難而上

大家或許對一個外貌溫婉優雅,語聲柔和,說話總是面帶微笑,經常在不同的媒體見到一位為推動青年教育發展獻計出力的女士留下深刻的印象,她就是被譽為「翡翠皇后」的董吳玲玲。八十年代香港經濟飛躍發展,當時十七歲時的董吳玲玲跟隨母親來港,由印刷女工,創業成為擁有六千多位員工的「明彩控股有限公司」、「帝皇翡翠」行政總裁,靠的是堅持「盡己為人,永不言敗」的信念,這份企業家情神就是成就香港成為繁華國際大都會的最佳寫照。

 

咬緊牙關 困難終會迎刃而解

 

回想當年打工經歷,董吳玲玲仍記憶猶新。八十年代香港工業發展蓬勃,對工人的需求殷切;她笑說:「來港第二天便可以上班,我十分感恩,連工資多少也沒有問過。」

 

豈料上班第一天,董吳玲玲就遇到一個大難題—「暈車浪」。那個年代地鐵尚未建成,她家住北角,每天乘坐巴士往柴灣的印刷廠分廠工作。巴士發出濃烈的氣油味,而且經常超載,令她暈車浪的情況愈加嚴重。她說︰「那段日子我真是難受至極,不想在車上嘔吐影響到其他人,惟有提早一個站下車,嘔吐完再走路上班。到了公司大樓下面,我怕在升降機內嘔吐會弄髒地方,寧願爬十五層樓梯上去。」儘管身受暈車之苦,她始終未想過放棄,原因是她相信人生沒有跨不過的難關,窮則思變,只要調節心態,肯堅持和忍耐,辦法總比困難多。最後她用了兩個多月時間,成功克服暈車浪這個難題。

 

全力以赴 迎來意想不到的收穫

 

在印刷廠工作,董吳玲玲主要負責黏貼包裝彩盒,她從未深究是固定日薪或是多勞多得的「自己工」支薪。由於她手腳快、產量高、品質好,上班數天便獲工廠主管讚賞,主動幫她轉為「自己工」。她說:「當時我也不知道甚麼是『自己工』,只是認為做任何事情,都應該要盡職盡責,全力以赴。如果處處計較自己是否吃虧,只完成工作的最基本要求,根本不會獲得別人賞識和信任,亦不會擁有更多的機會。」

 

回望從前晝夜趕工的日子,董吳玲玲笑言自己無懼吃苦︰「以前我每天站着工作最少十二小時,重覆擦膠水的動作超過二萬次,仿如一台『人肉機器』;有時我怕耽誤工作進程,連水也捨不得喝。儘管如此,我卻未曾抱怨過辛苦。」遇上趕貨時,更會主動向主管提出加班,正正是這種積極求進的態度,令她備受老闆重視,由分廠調到總部工作。她坦言,年輕時有機會、有魄力,就應該要全力拼搏,將來才不會後悔。她相信,人與人之間相處,愈是互相計算,愈容易讓機會白白流失;多為其他人設想,做事不要錙銖必較,才是成功的關鍵。

 

商譽和信譽 是日積月累的成果

 

八十年代香港工業以出口為主,工廠經常人手不足,董吳玲玲說︰「當時香港有幾家大型印刷廠因為找不到女工而耽誤交貨期,我任職的印刷廠卻每次都能準時交貨,在行內聲譽非常好,有人問老闆原因何在,他說『全靠有小玲』!」就這樣她的信譽廣傳開去,在行內漸漸打響名堂。

 

1987年,董吳玲玲決定在觀塘工業大廈開展創業之路,成立「明彩紙品」。她認為做生意最重要的是聲譽︰「香港地方小,特別講求『商譽、信譽』,這四個字是每日一點一滴累積而來。記得有次為了能夠準時交貨,我和員工冒着颱風幾乎不分晝夜地趕工。」她待人以誠,做事一絲不紊,因此行內人緣極佳,客戶非常信任她,生意源源不絕。適逢國家「改革開放」,她審時度勢,把握黃金機會,於1988年北上東莞設廠,擴充業務規模,成為印刷行業的翹楚。

 

談到興趣,董吳玲玲表示自小對翡翠情有獨鍾。她說︰「小時候看見一位海外華僑戴玉手鐲,非常高雅,令我印象深刻。我很喜歡翡翠,把打工儲下來的第一筆錢,用來買了人生第一個玉吊墜。」出於對玉石的喜愛,她在2004年創立了「帝皇翡翠」,更被業內人士冠以「翡翠皇后」之美譽。她總結道︰「無論是由興趣出發去創業,還是累積經驗後創業,只要凝心聚力去做,就會有成果。」

 

創立「善德基金會」 培育年輕人正確價值觀

 

事業上了軌道後,董吳玲玲全情投入慈善工作,貢獻社會。她非常重視年輕人的發展及培育,並於2014年創立「善德基金會」,以「善心無極,德行天下」為宗旨,致力幫助年輕人建立正向思維,推動中國文化。她說︰「我希望透過善德基金會的不同活動,協助年輕人建立自信心,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並培育他們的家國情懷。」

 

董吳玲玲認為家國情懷是中華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之一,亦是一個人立身處世的根基。她分享道︰「我爺爺為了生計,九歲離開家鄉泉州,漂洋過海外出謀生,辛苦打拼後存錢,就回到故鄉幫忙修築祠堂、學校和道路,這就是我理解的『家國情懷』。」她透過組織「尋根之旅」,加深香港年輕人對祖國的認識,讓中國文化能夠薪火相傳。

 

勸勉年輕人 捉緊新時代的機遇

 

董吳玲玲日前獲邀到香港城市大學參觀,認識大學的最新發展及科研成就,並與城大學生交流及分享個人經驗,希望能為年輕人帶來一些新啟發。她表示十分欣賞城大學生靈活變通,善於發揮個人潛能;對於即將於新學期前往清華大學交流的商學院資訊管理學系杜佩柔同學,董吳玲玲勉勵她︰「要好好把握這個難得的機會,打開心扉,認真了解國家的文化、歷史,以及國情發展。」

 

董吳玲玲表示,她經常聽到年輕人抱怨:「以前只要肯努力便會成功,但現在欠缺機會,如何向上游?」她認為現今年輕人的機會絕不比他們少,時代不斷進步,國家日益壯大,科技水平和基礎設施皆較從前優勝。她寄語城大學生︰「創業最重要的是明白自己所長,配合市場需要,勇於嘗試,抓緊新時代的機遇。年輕就是本錢,不要因為害怕失敗而不敢踏出第一步。許多事情要親身體會,才能領略到過程的意義。」

 

她堅信,年輕人只要建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和態度,加上掌握新時代的各種知識,未來定必有很好的發展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