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子山精神」象徵了香港人努力拼搏、不屈不撓、發奮向上的生活態度。八十年代從內地隻身來港的周善和,在香港歷盡坎坷,憑藉勤勞的雙手和堅忍的精神,從一名家傭蛻變成紡織業商人,親自詮釋了何謂「獅子山精神」。
從家傭到製衣廠老闆 不甘現狀跳出舒適圈
周善和出生於四川成都,自小體弱多病,三歲時更確診患有小兒麻痹症,九歲被送入福利院,十二歲便開始踏入社會工作,沒有機會接受完善教育。對她而言,「能活下來就已經是奇蹟了」。
1984年,當時三十歲的周善和獨自來港打拼。為了解決生計問題,她在朋友介紹下面試一份家傭工作,卻因語言不通,心知面試失敗;然而,戶主願意收留她住一晚。為了爭取到這份工作,她主動打掃衞生,「將它當成自己家一樣」。第二天當戶主見到整潔的家居,覺得她做事積極認真,最後便聘請她了。
周善和當家傭這一年食住無憂,對很多人來說或許已心滿意足;但她卻認為,解決生計問題以後,最重要的是如何能與社會建立聯繫。後來她選擇到酒樓當洗碗工,「我是一個外地人,需要盡快熟悉香港這個新地方。酒樓是一個很好的『學習平台』,聚集了不同崗位和社會地位的人,我在那裡學會了廣東話,也結交了很多朋友。」周善和靠着勤勞的雙手從洗碗工晉升為酒樓主管,她坦言,「我從社會底層打拼上來,背後付出了相當多汗水,內心亦時常感到自卑。我在香港沒有依靠,每天戰戰兢兢地生活,更不想一輩子當工人,因此每天都在努力想辦法改變自己的命運。」
八十年代香港工業騰飛,周善和抓緊機遇,到觀塘一家製衣廠當學徒,後來更與朋友合資開設製衣廠,並經營外貿生意。雖然不愔外語,但她親身奔赴歐美推銷,成功開拓海外市場,把生意愈做愈大,最終在香港站穩陣腳。
創業路上幾經波折 沒有失敗哪有成功
憶起當年創業艱辛,周善和不禁熱淚盈眶。她提到,剛創業時不懂如何進貨,跟着所謂「老行尊」去市場,見到別人買甚麼就跟着買,結果「老行尊」與賣家設局,故意令她購入一批過時產品,最後要虧本賣出。「那時連想死的心都有了,辛苦賺來的錢,一半要賠進去。即使再傷心難過,也只能重新再來。」她當時沒有與「老行尊」撕破面皮,「因為商界裡沒有朋友也沒有敵人,要跟商界的人打交道,只有忍耐!『忍』字心上插把刀,刀上還要滴血。每個成功的人,背後都有不為人知的辛酸苦辣。」
周善和自言沒有學識,做生意經常吃虧,最初連成本都不會計算,也不懂外語,導致生意被人搶走。她提起當時自己與一名意大利華僑做生意,經過幾次親自到意大利與對方溝通,付出了許多心血和精力,對方才答應將一筆訂單交給她。她在香港找了一家公司幫忙接收文件和翻譯,結果那家公司私自與對方聯繫,並達成了合作,她卻被蒙在鼓裡。經過這次教訓,周善和自此親自到國外簽合約,並找當地留學生負責翻譯,她說:「一個人做生意如果沒有經歷過吃虧和失敗,她就不會成功。」
從家傭到創業,周善和憑藉勤勞、智慧和不斷學習成功改寫了自己的命運,她強調:「做人一定要有想法,連想都不去想,你就只能向命運投降。」
成立教育信託基金 培育香港年輕人
「我小時候沒有條件讀書,沒有機會接受教育,這是我終生遺憾。」周善和坦言,自己最缺乏的就是知識。如果有知識,她的人生或許會有更多可能性。於是她毅然將辛苦賺來的金錢,投放在教育發展上,藉此培育更多年輕人,為社會作出貢獻。2005年,周善和首次向江西井岡山一所中學作出捐贈,學校為感謝她的善舉,以「井岡山華僑周善和學校」命名,並邀請她擔任名譽校長。周善和亦不吝捐助本地大學,培養優秀人才。為了使捐資教育的工作更具成效,她於2014年成立「周善和教育信託基金」,希望將來即使離開人世,也能繼續幫助更多窮困學生完成學業。
周善和十分關懷人類健康及醫療發展,對於城大成功建立香港首家及唯一一家動物醫學及生命科學院,她予以肯定及支持。學院不但能為青年人提供多元教育,培養珍貴人才,為社會謀福祉;更在健康一體化原則下,藉著傳染病、食品安全,以及人畜共患疾病等研究工作,促進人類、動物和環境健康。
她的生活十分簡樸,家裡沒有聘用司機和傭人,出門也是乘搭公共交通工具。離開商界二十多年,她笑言自己只是一個普通人,寧願省吃儉用把錢奉獻在教育上,也希望能起到表率作用,驅使更多社會賢達為教育貢獻一分力。她笑說:「真正辦教育的人是沒有回報的,只有不斷付出。但我認為能把錢用在培育英才方面,人生才會更快樂和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