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生活中,有些人內心雖然極度渴望獲得他人的感謝和認可,但自己卻總是以批判、對立的方式對待他人。這些行為或許是源自於原生家庭的成長經歷、溝通習慣和過去的人生經驗,連當時人自己可能也沒有察覺到。
曾接觸過一個職場案例:Patrick在工作中很有創意,前瞻性強,可以達到公司目標之餘,更能有效地解決同事不同的問題和困難,工作表現非常出色。這類同事即使未必可以贏得全組人員喜歡,但找到兩、三個友好關係的同事理應很容易。然而,由於Patrick內心對自己極度懷疑,總是期待同事或上司的讚賞和感謝,當他感受不到這些肯定時,他不知不覺地就開始變得挑剔,時常以挑釁態度來批評他人的工作。這些吹毛求疵行為不僅破壞他與同事之間的關係,也讓他更難獲得正面的評價和讚賞。這種行為背後可能是Patrick在成長過程中受到的影響:在他的原生家庭中,家長對他總是提出各種要求,只有達到他們極高的期望才能得到讚揚。這種環境下長大的Patrick可能無意識地將這種行為模式帶入了職場,對別人非常苛刻。
Patrick亦可能自小得不到讚賞,無形中令他一直懷疑自己的價值和不受人喜愛。於是,越渴望就越失望,越失望就越追求,到最後,當他的期望沒有得到滿足,內在的焦慮和不安感轉化為挑剔他人的行為。這種負面的互動模式不僅對他自己的心理健康造成更大的負面影響,唯有以貶低別人來顯示自己的威風。這對他的人際關係構成威脅。
在臨床經驗中,這樣的個案往往需要透過深入的自我探索和情緒管理來解決。他們需要學會自我欣賞,同時亦要接受自己的不足,重新建立自我價值,不要過分依賴外界的認可,並學會以更建設性的方式與他人溝通和互動。透過心理輔導和自我反省,Patrick是可以逐步改變與他人的互動模式,建立更健康和積極的人際關係。
另一角度,作為Patrick的同事,老實說,與他相處的考驗非常大。希望這篇文章提供多些資訊,讓大家可以了解更多這類行為的背後原因,盡量把眼光聚焦於他的優點上。正如心理治療大師薩提爾(Virginia Satir)名句:「問題本身不是問題,如何應對才是問題。」
撰文:馮嘉琪(KK)
輔導學、專業英語文學雙碩士。任職媒體,廣告公司管理層超過20年,善於與不同背景、階層人士溝通。現從事精神健康有關工作,致力分享精神健康知識予各行業職場人士。
電郵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