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般人眼中,假期應是讓人放鬆、重整身心的寶貴時光。然而,對不少香港打工一族而言,假期卻未能真正遠離工作壓力。近日有網民於社交平台Threads發文,表示即使身處假期之中,心思仍不時被工作牽引,難以專注於休閒活動。
該名網民坦言,雖然本意是出外放鬆,但只要片刻靜下來,腦中便會浮現種種與工作相關的待辦事項,尤其擔心周一上班時須處理的事務,深怕有所疏漏而遭上司責備。他續指,每天放工後總想將手頭上的工作一一完成,力求不將任務延至翌日,否則便會感到焦慮不安,心情難以平復。
貼文引來眾多網民回應,反映出類似心態相當普遍。有網民留言表示,自己亦經常在假期期間憂慮未完成的任務,甚至會因為看見手機上的待辦清單而無法享受當下,只能刻意將手機擱置,告訴自己:「這些事留待明天的自己去處理,今天先好好休息。」亦有人指出,自己難以分辨這種情緒到底源於責任感,抑或是長期累積的壓力所致。
此外,亦有部分網民分享自身心境轉變的經驗。有人表示,過往曾認為這種無法放鬆的狀態是一種有害的心態,但當意識到難以完全控制後,反而選擇與這些思緒和平共處,轉換角度看待這些情緒,結果壓力亦隨之減輕。
慢活哲學 或是舒壓出口
其實,這種難以擺脫工作的心理狀態,與「不安」息息相關。專家建議,若無法於假期真正放下工作,不妨在平日工作中調整節奏,嘗試以更從容、細緻的步調處理事務。正如長年依賴交通工具代步的人,若選擇徒步走過熟悉的路段,可能會發現從未留意的小巷或花園,體會到截然不同的風景與感受。
同樣地,當工作速度放緩,人們或會發現一向被視作例行公事的任務,其實暗藏趣味與價值。這樣的工作方式不僅讓人更專注於細節,亦有助提升工作質素,從而對工作產生新的理解與熱情。
有時候,「慢工出細貨」的道理正是如此。過度追求效率,反而令人陷入機械式操作,忽略了任務的輕重緩急及整體意義。懂得在張弛之間取得平衡,是培養健康工作態度的重要一環。
建立心理準備 減少無謂憂慮
當然,對部分行業而言,即使在假期亦需隨時應對突發狀況,這類人士宜在日常生活中預先作出應變規劃,以減少因未知而帶來的焦慮。對於不需即時回應工作的打工仔,則建議於假期期間避免接觸與工作有關的資訊,例如關閉工作手機或設定勿擾模式,從而建立明確的心理界線。
在高度競爭與節奏急促的都市生活中,懂得休息與自我調整是一種珍貴的能力。若能於假期中找回身心平衡,便能以更充沛的精神重新面對工作與生活的挑戰。與其無休止地操勞,不如學會在當下找到寧靜與節奏,享受真正屬於自己的時光。
萬邦珠寶有限公司
21 Jul 2025
Lapton Electric & Machinery Ltd 立通機電工程有限公司
17 Jul 2025
Signature Designs (Hong Kong) Limited
17 Jul 2025
Lapton Electric & Machinery Ltd 立通機電工程有限公司
09 Jul 2025
Ever Power Petroleum Chemicals Co. 毅力石油化工公司
08 Jul 2025
CL Technical Services Limited
02 Aug 2025
CL Technical Services Limited
02 Aug 2025
CL Technical Services Limited
02 Aug 2025
CL Technical Services Limited
02 Aug 2025
CL Technical Services Limited
02 Aug 2025
CL Technical Services Limited
02 Aug 2025
CL Technical Services Limited
02 Aug 2025
CL Technical Services Limited
02 Aug 2025
CL Technical Services Limited
02 Aug 2025
CL Technical Services Limited
02 Aug 2025
CL Technical Services Limited
02 Aug 2025
Sino Property Services 信和管業優勢
02 Aug 2025
Sino Property Services 信和管業優勢
02 Aug 2025
HAECO 香港飛機工程有限公司
02 Aug 2025
Sino Property Services 信和管業優勢
02 Aug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