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打造理想安樂窩,不少人也不惜工本。作為本港主要的家居設備供應商之一,怡邦行副董事總經理謝漢傑指,集團多年來積極爭取外地優質品牌傢俬和廚櫃的獨家代理權,堅拒與同行打價格戰,選擇以質量取勝,贏得口碑和商譽。「老字號」亦不斷求變,近年本港單位愈賣愈細,怡邦行不時會向外地品牌反映意見,調整產品尺寸,務求迎合本港需求,「十年前哪會想到有『納米樓』,所以一定要變通。」
怡邦行是典型的白手興家創業故事,集團三名創辦人從七十年代一家小型五金店做起,業務逐步擴展至衞浴潔具、廚房設備及傢俬,成為本港最大規模的家居設備供應商之一,目前已在聯交所上市。怡邦行的第二代接班人、集團副董事總經理謝漢傑表示,公司過去一直堅持從外地引入具質素的產品,造就怡邦行從市場中脫穎而出,站穩陣腳。
旺區設陳列室 顯投資誠意
「怡邦行早在五金潔具年代,已看到『鬥價』生存不了,不想一元鬥一元。香港市場已經很細,你如何將塊餅變大?」因此,怡邦行主力引入外國中高檔次品牌,拒絕賤賣產品,絕大部分品牌更屬本港獨家代理。長年累月的品質保證為怡邦行建立商譽,不少大型發展商亦樂意與怡邦行合作,至今已有逾百個樓盤採用了其代理的品牌產品。
怡邦行自2004年開展廚櫃生意,至2008年擴展至傢俬,謝漢傑現時主要負責這兩類業務,「我們當時是想,一間屋做了五金、潔具,下一步便是廚櫃、傢俬,做到整個配套。」他透露,就廚櫃而言,公司目前七成生意來自發展商項目,三成屬零售;而傢俬則相反,約九成為零售客戶,發展商項目約佔一成。他指,「門市零售俗稱『cash cow』,可即時找數;而發展商項目則要一至兩年才收足數,但貨量龐大,故兩者必須並存。」
為了迎合品牌、發展商和零售客戶的需要,怡邦行堅持為每個獨家代理的廚櫃和傢俬品牌設置陳列室,「買傢俬不能只看catalogue(產品目錄),很多客人也要看過摸過才會買。」怡邦行的陳列室更要選址旺區,「不是樓上鋪,不是山旮旯,品牌看到我們投資這麼多,看到commitment(承諾),便願意建立一個partnership(夥伴關係),不止是一買一賣。」
調整產品尺寸 迎合納米樓
近年本港新樓盤愈賣愈細,更被形容為「納米樓」,謝漢傑不諱言,怡邦行在引入外國品牌時,也要因應本港樓宇面積作出遷就。他解釋,歐洲的樓房空間普遍較寬敞,當地出產的廚櫃、傢俬等尺寸亦相對較大,未必適合在港使用,「例如香港人喜歡用有轉盤的圓桌,可以圍在一起吃飯,但太大卻入不到𨋢,我們去年向廠商反映後,他們今年便特意設計了一個切合亞洲市場的尺寸。」
惟謝漢傑慨歎,並非每個品牌也願意與時並進,若品牌不願因應需求轉變,怡邦行亦只能放棄合作,「早年我們手頭上有全球十大傢俬品牌的獨家代理,但短短五年間只篩剩兩家。」謝漢傑坦言對此並不感到可惜,「雙方沒有合作空間,夾硬來也沒意思,我們反而會積極向其他適合的品牌招手。」
怡邦行每年亦會派員遠赴意大利米蘭和德國法蘭克福出席廚櫃和傢俬展,搜羅外地的優質品牌產品。謝漢傑預視,怡邦行在未來三年將會投放更多心力發展廚櫃和傢俬生意,除了擴展與現有品牌夥伴的合作,亦會物色更多新品牌引進本港,正如月前才剛引入一意大利品牌的廚櫃產品,甚至有意擴大產品種類,「例如吊燈,雖然不是我們的主打,但看到設計合適也會做,是一個發展的契機。」
管理層落手落腳 上下打成一片
家族坐擁一家上市公司,但原來「少爺仔」謝漢傑早年並不知情。他笑言小時候只知道爸爸媽媽每日返工放工,至他中三到加拿大升學,暑假回港到怡邦行幫忙,才得知原來是自家公司。他憶述當年與同事一起到地盤安裝門鎖、毛巾架,「同成班師傅一齊食碟頭飯,柴娃娃好開心。」
怡邦行十分推崇這種上司與下屬打成一片的風氣,每年均舉辦春茗,「沒有主家席,大家混在一起坐」,公司更設有員工家屬獎學金,獎勵學業成績優異的員工家屬。「怡邦行的特色是家族式營運,從前是兄弟檔,一起捱更抵夜,現在也承傳了此風氣,個個管理層也落手落腳。」謝漢傑笑言,十多年前位於駱克道的地鋪爆渠,幾位「姓謝的」拉高衫袖便衝去幫忙,「沒分老闆不老闆。」
看到管理層事事用心,員工自然也更願意付出,謝漢傑指,現時集團在港聘用的一百三十多名員工中,逾半已在公司工作十年以上,其中三分一更已服務超過二十年,形容公司人情味濃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