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16日,北京師範大學互聯網發展研究院聯合互聯網司法治理研究中心發布了《2020中國互聯網企業社會責任研究報告》。報告聚焦電子商務、醫療健康、網絡教育等十八個細分領域,篩選二百四十個分析對象,從社會價值、產品 / 服務責任、企業家責任、責任管理、企業公益、負面影響六個維度評價其社會責任發展現狀,重點考察了疫情期間企業的表現。報告顯示,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互聯網企業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為抗擊疫情、促進複產復工發揮了積極作用。在十八個互聯網行業中,電子商務、醫療健康、網絡教育等新業態新模式為疫情期間人民群眾工作、生活、學習的正常化作出了突出貢獻。
新冠疫情仍在全球肆虐,對世界各國政治、經濟、社會產生巨大衝擊和影響。在疫情期間,內地一批互聯網企業勇站橋頭,助力全社會抗擊疫情。它們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帶頭捐款捐物,提供志願服務,從技術支持、物資供應、人力調配等多方面協調整合互聯網行業資源馳援一綫。這些企業利用先進高效的互聯網信息技術,擺脫傳統綫下運行的地理限制,有效地緩解了綫下行為受阻等問題,激發出諸如互聯網醫療健康、在綫教育、互聯網文旅、遠程辦公、互聯網零售等綫上服務及消費的新增長。
從各互聯網行業社會責任指數平均得分看,十八個行業社會責任指數差異較大。電子商務、醫療健康、網絡教育位列前三名,招聘行業、汽車服務行業與網絡遊戲行業整體排名靠後。具體而言,在產品 / 服務責任維度中,智能搜索、視頻、電子商務表現較好,房地產服務行業表現相對較差。在社會價值維度中,網絡安全行業的分數比第二名互聯網金融行業高出23%,比第三名人工智能行業高出28%,汽車服務行業分數較低。在責任管理維度中,大部分行業得分低於50分。其中,移動智能終端行業表現最好,交通出行、網絡遊戲行業表現較差。在企業公益維度中,表現相對較好的是網絡安全行業,汽車服務、旅遊行業分數較低。
至於在企業家責任維度中,電子商務、招聘與知識付費行業得分排名相對靠前,交通出行行業表現墊底,為9.38分。在對眾多互聯網企業調查研究後,報告中得出十八個行業前三名分別為:電子商務行業是阿里巴巴(淘寶、天貓)、蘇寧易購、京東;醫療健康行業是微醫、阿里健康、丁香園;網絡教育行業是作業幫、新東方、掌門1對1。
撰文:葉少康
為2008北京殘奧會馬術比賽的香港代表,致力推廣殘疾人士體育運動,創立「騁志發展基金」,以青年、殘疾人士、少數族裔等為服務對象,獲政府頒授榮譽勳章、城市大學頒授榮譽院士。他現時為商策顧問有限公司行政總裁,同時擔任香港特別行政區多項公職,包括工業貿易諮詢委員會、平等機會委員會、可持續發展委員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