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挑戰大胃王 阿叔拜師做船麵
船麵是近年在港興起的泰國美食,這道風味早年亦讓八十後的Aska一試難忘。去年他跟友人到泰國拜師學藝半年後,開辦「阿叔泰麵」,把記憶中的味道帶到元朗。該店每日熬製十二小時的牛骨湯,吸引客人跨區「搵食」,又食又玩的船麵層層疊挑戰,激起了一眾大胃王食客的戰鬥力,亦令小店開業不久即打響名堂,讓店主開拓連鎖泰麵品牌的目標再近一步。
走進位於元朗西菁街的阿叔泰麵,店內裝潢充滿泰式風情,玩味十足的牆身邀來動畫公司承辦設計,繪上四面佛、大象、車仔檔和頭戴尖錐草帽的食客等,天花掛起油紙傘、旗幟、鳥籠燈罩、泰文路牌等小玩意,餐桌上也有從泰國採購的筷子架和調味架,食客邊吃麵邊聽泰文歌,有種置身於泰國的感覺。
大廚留泰半年學煮船麵
阿叔泰麵主打船麵,源於Aska跟友人七年前的一趟布吉旅行。當時他們一試愛上船麵,萌生把這道美味帶回香港的念頭,奈何當時因各種原因未有即時開店,直至兩年前本港開始有泰國食店烹調船麵,驅使他加快重啟計畫,「兒時我家人開潮州粉麵檔,開餐廳一直是我的夢想,而船麵很特別,每家所煮的口味都不同,盼讓港人試到當時我們吃過的口味。」
為鑽研自家食譜,有份合資創辦的阿叔泰麵大廚阿揚,特意跟泰國妻子留守布吉及曼谷半年,期間至少嘗過三十多檔的船麵,試試別家如何用料,Aska則跟其他拍檔搜羅泰國小物,以備於店內使用。七人合資的店鋪於去年10月底開業,他們不賣坊間泰國餐廳常有的咖喱炒蟹、檸檬蒸烏頭,但憑每日熬製十二小時的牛骨湯、厚切牛腩、泰國進口麵底及船麵必備的花生碎及炸豬皮等特色,開張短短一星期已打出名堂。
Aska笑說,開鋪第一星期整天只得十枱八枱客,全日只得兩三千元生意,幸好後來有飲食博客光顧後寫食評讚好吃,加上獲網媒報道後,吸引大批食客嘗鮮,「連續五天門外都有四、五十人排隊,十一時半開始營業,兩時多已賣光所有湯底,有客人特意從柴灣前來光顧都要失望而回。」客源不絕固然是好事,但亦讓他們發現店鋪未能應對更高客量,只好忍痛停業三天,重新調整湯底、食材分量及人手安排。
決心擴充為連鎖店
阿叔泰麵的營運重回正軌後,今年3月Aska再為小店構思新噱頭,於特定時段推出船麵層層疊挑戰,每月優勝者可獲現金獎,「泰國或台灣食店都會有很多玩意提供給客人,但香港很少,我希望食客到來又食又玩會更開心。」事實上,正宗的船麵正是以小碗承載,阿叔泰麵挑戰版的分量為正常的四分一。他坦言,若有多位客人同時挑戰,廚房須煮出近幾百碗麵,雖然工作量大增,但值得以此換來食客笑聲,目前最高紀錄者吃掉三十五小碗船麵。
開業逾半年,阿叔泰麵已達收支平衡,Aska難忘有泰國人前來光顧也大讚阿叔泰麵好吃,「我們不是泰國成名後再擴充的過江龍品牌,而是真正的本地品牌,被泰國人認同特別開心。」惟他並不滿足於此,更指當初創業時即決心把品牌擴充為連鎖店,今年內將按發展計畫於民生區開分店,長遠待有四家分店後再發展自家工場。
創業秘笈
中央廚房 方向正確
阿叔泰麵劍指上市,跟一般小店不同,Aska當前目標並非盡快回本,而是將賺得的資金撥作未來投資,現時他對加盟店抱持開放態度,但為保食物質素,初期新店的廚房須由創辦人班底全權負責,待有中央工場後,始可進一步擴大生產。
全球財智幕僚香港董事及分組主席嚴啟明指出,飲食業擴充的最大難題是監控品質,該店發展中央工場的方向正確,「一個品牌的湯底最值錢,中央烹調製作濃縮湯包再分派到分店,可防止加盟商『起飛腳』。」若品牌有意發展為連鎖店,他建議加強企業化,及早策劃現代管理方式,並加強宣傳加盟計畫。
近日阿叔泰麵開拓新品牌Asok Chaa Yen,賣泰式奶茶、咖啡等飲品。嚴認為此舉雖有助品牌更多元化,但也會造成分心,尤其飲品市場競爭大,不易於紅海尋得出路。
本文摘自2019年6月7日《星島日報》A22 每日雜誌 創業教室
Posted on 20 Sep 2019.
Tag cloud:
![Aska跟友人到泰國拜師學藝後開辦「阿叔泰麵」,把記憶中的味道帶到元朗。](/JM2image/JM2images_old/magazine/ARTICLE_20190920152100499.jpg)
Aska跟友人到泰國拜師學藝後開辦「阿叔泰麵」,把記憶中的味道帶到元朗。
![近日阿叔泰麵開拓新品牌Asok Chaa Yen,賣泰式奶茶、咖啡等飲品。(受訪者提供)](/JM2image/JM2images_old/magazine/ARTICLE_20190920152141122.jpg)
近日阿叔泰麵開拓新品牌Asok Chaa Yen,賣泰式奶茶、咖啡等飲品。(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