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是中央政府《十四‧五》規劃中提出的中港創科發展,或是最新的《施政報告》中提及的北部都會區規劃及創科新布局,都直接點出香港創科人才培養乃重中之重。
一個確切可行的香港創科人才教育方案,可確保香港創科業跟得上內地的科創高速增長,持續發展成一個銜接東西兩地科創技術的接洽點,年輕人得到更多工作機會;創科教育方案亦有助所有青年人盡早習得科技知識,以應對全球急速經濟、科學及科技發展所帶來的轉變和挑戰。最後,創科教育亦能達到文化共融之效。讓香港青年人學習及了解內地科技先進、產業發展成熟的一面,催化自身作為中國人的認同感。
在香港,STEM 自2015 年《施政報告》起成為香港教育重點推動的項目。STEM教育講求內容彈性,多衍生性,容許校方以不同方位推行。然而,教育局未有明確就STEM教育建立課程大綱及監管之下,全港各中小學校推行在STEM教育上各自為政,坊間亦湧現自稱擁有專業資格的STEM教育中心。我們可以想像,香港STEM教育方向及模式五花八門,質量參差不齊,教育效益難以預測及計算;加上教師培訓及資源緊絀,STEM往往只能讓理科學生或資優生受惠,對其他學生而言意義不大。上述的三個創科教育目標,相信亦難以達到。
所以,要改革香港STEM教育,可以從以下幾方面着手:透過商教合作、加入藝術 (ART)元素,讓文科生或非資優生亦能以「文」帶動,習得科技知識,推動STEM知識普及化;在STEM中加入太極、中醫等題材,務求令學生了解如何用西方科學科技知識了解中華傳統智慧,達至文化共融之效;將STEM教材融合校本課程,重新編寫內容,解決過往學生需要花額外時間學習STEM的問題。
香港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正着手研究包括這些方面的教育計畫,希望能為日後教育局制定統一創科方案奠下基石。
撰文:馮應謙
香港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所長、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並為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教授。中環海濱扶輪社榮譽社員。研究範疇包括流行文化、青年研究、文化創意產業與政策研究等。
![在香港,STEM 自2015 年《施政報告》起成為香港教育重點推動的項目。](/JM2image/JM2images_old/magazine/ARTICLE_2022052010300703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