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與實現夢想從來不是年輕人的專利,亦不是一條直綫的康壯大道,任何人只要曾經付出努力,儘管結果未能盡如人意,亦總算無憾。一般人認為,追夢是年輕人的權利,他們為了某一個夢想而生、而活、而存在,追夢是一種本能,像肚子餓了要吃飯、口渴了要喝水那般的自然,是一件要去做、不做會死、做了會活下來的事。即使夢想破碎也讓人有把命拼了,曾經活過的暢快淋漓,年長的人已經欠缺動力去成就夢想;然而,亦有人認為年長的人由於多年來被營營役役的生活磨煉,將更了解前路跟大部分人不同,懷着智慧和理性,付出更多毅力去實踐夢想。
筆者想跟大家分享2018年奪下三項大獎的本地電影《淪落人》的故事。片中主角梁昌榮(黃秋生飾)因一場工地意外導致下半身癱瘓,妻兒也離他而去,從此他對人生沒有期望,也不覺得自己值得擁有任何夢想。而年輕的菲律賓籍女子Evelyn(姬素孔尚治(Crisel Consunji)飾)為了養家放棄成為攝影師的期許,離鄉背井到香港當傭工。昌榮和Evelyn默默為對方付出:他為她買相機,她為他拍照。他的照片為她贏得獎項,她以得獎照片促成他和兒子去畢業旅行的美夢,他又以這幀照片鼓勵她追夢,一幀照片串連了二人的夢。
人無論在甚麼樣的狀況,也應該要去追求對自己「好」的東西,無論是夢想擁有愛情、友情或親情,就算沒有餘力去追求,也千萬不能覺得自己不配擁有夢想,不要因為弱勢,就讓自己沒有追夢的權利。面對今天仍未知何時完結的世紀疫症,對一些追夢人士而言,應該看作是一種鍛煉。
筆者認為,人的一生一定會遇到困難,與其不斷怨天尤人,不如轉變自己的心態,勇敢地去克服一切的難題。因為人生就是要有起伏,才不會過着一成不變的生活。要成就夢想,便需要捨我其誰的勇氣。
撰文:梁偉峰
擁有工商管理博士及三個碩士學位,從事資訊科技超過三十年,現為香港理工大學專業進修學院講師及課程總監、香港零售科技商會副會長、香港互聯網論壇副會長、亞洲功能變數名稱爭議解決中心專家名冊成員、香港調解資歷評審協會認可綜合調解員、英國特許仲裁學會(東亞分會)委員、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學科專家、香港、新加坡及英國電腦學會資深會員、英國特許市務學會資深會員、國際扶輪3450區中環海濱扶輪社創社社長。
電郵地址:[email protected]
![(甲上娛樂提供)](/JM2image/JM2images_old/magazine/ARTICLE_20220513101130474.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