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分榮幸能夠有份參與《扶夢同行》,能夠和大家分享一下年輕時對築夢的看法。回想起小時候,不論父母 / 長輩和老師都會問你有甚麼夢想,但相信絕大部分小朋友、甚至乎問問題的人自己年輕時都未必有一個夢想;就算有夢想,亦不見得每一位都能把夢想達成,相信不少朋友都有相似的看法和經驗。
中一時,我因為家貧,從來沒有擁有過一台遊戲機。在補習老師的課室中第一次看見了一台電腦(當時行Windows 95)──在那個年代,電腦遠不及現在普及,家中只擁有一台更古老的電腦,於是我心血來潮想去了解一下如何才能用電腦「打機」。由於這個原因,我開始了解電腦,而了解的過程中遇到不少的困難:由只懂怎樣開機關機,一步步了解其中的操作;過程上遇到大小意外,由電腦徹底壞掉不能使用,以至冒煙甚至着火。這一切,都令我曾想過:為甚麼要為「打機」搞出那麼多事?原因就是在這個學習過程中,帶來了一份意外的快樂:那就是服務別人後所帶來的快樂。
當時,不是初中生太多懂得使用電腦,至少在學校的情況如此。當大家都有興趣用電腦時,總會遇到不同的困難,我便能夠用知識、經驗和人際網絡去協助他人,解決問題。從了解電腦、學習如何使用,以至認識幾個有共同興趣的朋友交流,使身邊的家人、朋友、同學以至學校層面,甚至是社會上其他人士遇上問題時都會想起我,我亦由「打機」所得到的快樂,轉到透過服務他人所得到快樂。這樣,我就開始有一個夢:希望能夠幫助別人,讓生活和工作上能夠把電腦融合出一分力。
這也算是藉幫助別人去幫助自己,是幫自己走出迷惘、發掘興趣、找到目標的一個方法。
過去幾年,我有幸於自己的母校裘錦秋中學(屯門)服務,期間遇見到不少師弟師妹也有相似的迷惘和無助。不論是家庭環境、經濟、社會事件和疫情,使到學習和尋找夢都遇上了挑戰,但我相信只要堅持、不放棄和保持謙虛學習的心,最終都會能找到自己的夢。
撰文:麥巍龍
中環海濱扶輪社社長當選人(2022-23),裘錦秋中學(屯門)辦學團體校董,並於大灣區共同家園投資有限公司任職資訊科技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