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珠寶老字號「景福」今年迎來七十周年誌慶,景福集團總經理沈美蓮認為,其品牌隨着時代轉變而變革,早年引進外國珠寶大師作品,得以滿足更多客人需求,但忠誠、品質優良的基因不變,始是留住幾代忠誠顧客的關鍵。近年集團得以走出低谷轉虧為盈,落實重啟擴充計畫,年底將於尖沙嘴開設新分店,她認為,以往客群逾半為本地高端客,如今落戶中環以外地區,料有助拓展遊客、年輕顧客,進一步增加觸及率,為集團帶來新一批支持者。
景福集團前身為景福金鋪,由已故創辦人楊志雲在1949年成立,初期以黃金提煉及金條買賣起家,亦有份制定九九九九純金的標準,因而贏得忠誠、品質良好的形象。
店鋪開業十年後開始擴充零售業務,售賣黃金首飾及珠寶,並於1960年起兼售鐘表。作為本地老字號,景福到今年已走過七十個春秋,沈美蓮認為,品牌隨着時代蛻變,但辦業初心,即勤業、提供專業服務及優質飾品的宗旨不變,讓品牌得以贏取婆婆到孫女三代的忠誠顧客。
引進外國大師級作品
沈美蓮指,集團客群以成熟的高端消費者為主,旗下有六家分店均坐落於中環,當中以景福珠寶為名的店鋪主要售賣自家設計,二十年前開始增設高級珠寶鐘表概念店的Masterpiece by king fook則引進了意大利匠心獨運的大師品牌,如主打方塊石無縫鑲功的Stenzhorn、以不同色階鑽石鑲嵌圖案的Palmiero、上色花卉金飾的Annamaria Cammilli及靈感取自建築設計的Mattia Cielo,「客人買首飾的經驗豐富,對產品要求自然提高,希望找到切合其個性、更好的手工和設計。」 縱使有一班穩定本地客源,但作為上市公司的景福,過去確實經歷了一段艱難時期,早年沾手證券業務但鎩羽而回,並因市道差而不斷關店,但具有近三十年奢侈品零售業務管理經驗的沈美蓮,兩年前受聘為景福的總經理後,着力為公司開源節流,如今集團已慢慢轉虧為盈,「公司大病一輪需時復原,過去兩年發展步伐很好,盈利效益升幅高。」 景福得以脫離最差的處境,沈美蓮認為歸功於集團擁有悠長歷史,零售人員對產品知識已有一定水平,以至銷售時可盡展所長,亦因現時公司的規模有別於她昔日管理過的LV、Dior,景福員工人數較少,有利管理層跟前綫溝通及下達指示,與此同時,前綫於現時的工作環境下,有更多機會就客戶喜好、產品銷售及推廣時機等問題反映意見,以提供更貼心服務。
年底開尖沙嘴分店
沈美蓮認為,景福走出低谷,除了代表公司有增長,亦意味尚有許多發展空間,「其他珠寶品牌的覆蓋率比較廣,但我們只在中環開店,正好帶來機會於未有網絡的九龍和新界區開店,景福現有客源逾半為本地客,日後可拓展遊客生意。」她透露,景福將於今年第四季在尖沙嘴開設Masterpiece by king fook新分店,目前集團正跟業主洽商租務,該店的裝潢會因應目標客群作調整,但會堅守品牌基因,接下來又會繼續審慎樂觀地選擇合適區域進行擴充。
展望景福迎向更廣泛的分店網絡,沈美蓮相信,此舉是增加觸及率、業績的重要環境,惟她亦強調,其品牌無意跟其他對手走同樣的路綫,未來將繼續維持「exclusive(獨有)」的定位,以質而非以量於高端客群中取勝,「LV和Goyard同樣是有一百五十多年歷史的皮具品牌,兩者均有箱型旅行篋,前者時至今日分店遍及全球,後者無上市,一直以家庭生意營運,繼續保持工藝傳統,但仍受眾多名媛喜愛,換轉為珠寶業,景福同樣有自己的忠實捧場客。」
管理培訓生計畫 發掘未來接班人
景福集團於五、六年前設立管理培訓生(MT)計畫,最初均須於零售店鋪任職,部分人其後已於前綫或後勤部門擔綱要職。
早於沈美蓮加入景福集團前,公司管理層已開始招攬MT,通過為期十八個月的管理及銷售服務等培訓,冀可發掘未來接班人。她指出,全部MT須先於前綫任職,公司對應聘者學歷沒有特定學科要求,只要對珠寶業有興趣、願意在此行業發展、樂意與人溝通的大學生均有機會,「過往的MT有些已於公司前綫或後勤部門獲得晉升。」
沈美蓮坦言,MT資歷尚淺,猶如一張白紙,難以即時見到明顯突出的表現,但她認為一位好員工須對自己所做的事有要求,排除萬難達成自己想做的事,且肯主動為公司多走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