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日本一名高中生到大型連鎖迴轉壽司店用餐,故意亂舔公用醬油瓶和擺放在食物架上原本是清潔的杯子,又將口水沾到迴轉壽司上,還拍下整個過程在網上分享。事件在日本引起軒然大波,很多食客都表示高中生的惡搞行為太噁心,令人不可接受,又有指壽司店的衞生防範意識不足讓有心人乘機作亂,表示不準備再光臨該壽司店。
曾經火熱、每時每刻有着長長人龍在店前排隊等候的壽司店,現在再也不見人龍,許多店面都是冷冷清清。事件更影響其他類似食店,食客也有所憂慮。而受到惡搞事件影響,壽司店的母公司股價從三千零一十五日圓暴跌至二千八百五十九日圓,一夕之間市值蒸發一百六十八億日圓(約港幣十點零五億元)。
事件發酵了數天後,高中生與其監護人終於親自向店家賠罪道歉;而壽司店亦推行了改善措施,希望防止類似問題再次發生。雖然,有熱心網友幫忙宣傳「止血」,但要完全恢復生意恐怕不是容易的事。市場人士指出,壽司店的競爭非常大,一旦食客的熱潮減退,要重新獲得食客的接納是很困難的。如果因爲食物衞生問題,想翻身便需要有突破性的策略。
綜合分析,該壽司店的生意可能持續低迷,母公司股價難有起色。於是,損失慘重的壽司司堅決表示將會對該名高中生及其監護人提告,要追究其刑事與民事責任。 有日本律師指出,雖然壽司店股價受影響大跌,但該名高中生與家長最多可能只需要賠償一百萬日圓(約港幣六萬元)。律師也解釋,要證明壽司店顧客減少與惡搞影片有關,也是相當困難。
假如,當事人改變思維,嘗試以調解解決這次爭議,他們將會有甚麼機會呢?而專業的調解服務可以如何協助他們滿足各自的需要呢?筆者下期會繼續跟大家分享。
撰文:羅偉雄博士(Dr. Francis Law)
資深國際商業顧問及糾紛解決專家,擁有近三十年公共行政、人事、衝突及國際貿易管理的經驗,為香港和解中心會長、內地-香港聯合調解中心聯合主席、粵港澳商事調解聯盟副主席、香港調解資歷評審協會有限公司理事、澳門科技大學和澳門城市大學客席高級講師、前海法院專家陪審員、首席調解培訓師、首席評審、資深國際調解專家及仲裁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