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擔大旗 打破職場性別定型
誰說大事一定要由男人來做?但自古以來,女人都被賦予「相夫教子」的天職,使其生活重心局限在家庭內,大大限制了她們的事業發展。即或現今女性的學歷愈來愈高,在社會上亦佔有愈來愈重要的地位;惟早前有報道指出,本港女性在職場上出現「漏斗效應」,即指在愈高的管理層,女性所佔的比例就愈少。為打破性別定型的觀念,今期《JobMarket》走訪了多位企業高層及女性領袖,以了解女性職場法則,並探討女性如何擔綱大任,在更高的位置上開創一片屬於她們的天空。
據社商賢匯3月發表的《2016年香港企業女性董事概況報告》,香港恆生指數成分股企業的整體女性董事比例停滯於11.1%;所有董事均為男性的企業數目由十四家增加至十六家,其中七家企業更由2009年起從未委任過女性董事。婦女基金會副行政總裁程沛玉(Rita)表示,近年女性教育程度提高,入讀大學或以上課程的比例較男性為多,惟勞動人口參與率依然比男性少,遑論晉升領導層。「本港有逾三成女性因婚育而退離職場。
如果我們不打破傳統的性別分工模式,則難以扭轉此勢。」隨着「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觀念逐漸淡化,社會開始鼓勵男性走回家庭,多分擔照顧責任。「女性也要打破思想限制,不能夠視照顧家庭為單屬於她們的天職;還要勇敢向伴侶提出分工,讓他們知道兩性合作的重要。」Rita認為,當男女能夠協商做好親職工作,對內有助家庭建立,對外則可釋放婦女勞動力,有利整體社會經濟持續發展。「女性走入職場,並非要取代男性,而是與他們彼此協調合作。曾有數據顯示,如果讓女性參與公司決策過程,不但能補足男性觀點的限制,更可以提高公司的治理水平和盈利能力,足證性別平等並不是零和遊戲。」
但現今職場仍舊以男性為主導,尤其是資訊科技業、物流運輸業、建築工程業等,女性從業員往往會因為欠缺榜樣,而無法了解其事業發展機會,所以「打定輸數」,認定行內沒有女性的晉升空間。為打破「女性不能當領袖」的觀念,以及幫助更多女性躋身領導層,婦女基金會自2009年起推動「女性領袖師友計畫」,讓更多年輕女性有機會接觸到來自不同界別的傑出女性。Rita說,「透過成功領袖的經驗分享,加上一系列的講座及培訓,藉此加強年輕女性的領袖才能和自信心,並鼓勵她們突破自我限制,透過願景向上攀爬。」
除此之外,婦女基金會亦於2013年成立「30%Club」,致力讓董事局女性比例提高至30%。「我們還制訂了一本名冊,讓上市公司委任董事時,可以多考慮提名女性候選人。」Rita表示,自聯合國婦女署發起的「HeForShe他為她」行動,愈來愈多企業推廣性別多樣化,例如落實家庭友善政策、提供平等的職業發展機會等,讓具潛力的女性得以向上流動。
女性董事比例增至64% 超法國法定水平
想要獲得上流機會,不論男女,最重要的是先獲得僱主的肯定。法國奢侈品集團開雲集團亞太區總裁易墨卿(Carlo Imo)認同,才華並沒有性別之分,「只要有當領袖的才能,就有機會獲得提升。」他又指,即使是面對同一件事情,男女的觀點與角度都會有所不同,能為公司帶來創造性思維和創新發展,故他致力促進男女機會均等,實現性別多樣化。
「性別標籤(Stereotyping)無處不在。」Carlo Imo指,為幫助更多女性晉身最高管理層,及創造一個性別平等的企業文化,開雲集團於2010年發起「領導力與性別多樣化」(Leadership and Gender Diversity)項目,並定下三大目標,包括保障兩性員工在整個職業發展路徑得到平等機會、發展多樣化的領導風格及支持表現優秀的女性員工、以及促進工作與生活平衡和推出性別角色多元化與兩性平等的觀念。「賦予婦女權力是集團的首要工作之一。」據了解,開雲集團早於2010年簽署由聯合國婦女署與聯合國全球契約辦公室組織倡議的《女性賦權原則》(the Women's Empowerment Principles)國際指南,承諾在職場、市場競爭和社區生活實現女性賦權和性別平等。
今年4月,開雲集團在官網上公布,其董事會成員將增至十一名,女性成員比例達到64%,超過法國法定和法國僱主協會「企業管治法則」(Afep-Medef Code of Corporate Governance)所推薦的60%。Carlo Imo亦表示,現時集團內的女性員工比例已接近六成,「其中管理級別和執委會內,則分別有51%和33%是女性。」
為推動女性員工在集團內的發展,開雲亞太區和婦女基金會已達成合作,推行為期一年的師友計畫(Mentoring Programme),鼓勵高級管理人員擔任「師傅」,向女性經理分享其專業知識和個人經歷,以支持她們的個人和專業發展。「與此同時,我們亦會多聽取女性員工的心聲和意見,並積極推行相關措施,迎合有關需要。事實上,集團早已制定一系列推動工作與生活平衡的政策,更特別創造了有利在職母親的工作環境,例如:從2014年起,我們實施了彈性上班時間以及每個月額外半天的假期『快樂星期五』。」
據社商賢匯3月發表的《2016年香港企業女性董事概況報告》,香港恆生指數成分股企業的整體女性董事比例停滯於11.1%;所有董事均為男性的企業數目由十四家增加至十六家,其中七家企業更由2009年起從未委任過女性董事。婦女基金會副行政總裁程沛玉(Rita)表示,近年女性教育程度提高,入讀大學或以上課程的比例較男性為多,惟勞動人口參與率依然比男性少,遑論晉升領導層。「本港有逾三成女性因婚育而退離職場。
如果我們不打破傳統的性別分工模式,則難以扭轉此勢。」隨着「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觀念逐漸淡化,社會開始鼓勵男性走回家庭,多分擔照顧責任。「女性也要打破思想限制,不能夠視照顧家庭為單屬於她們的天職;還要勇敢向伴侶提出分工,讓他們知道兩性合作的重要。」Rita認為,當男女能夠協商做好親職工作,對內有助家庭建立,對外則可釋放婦女勞動力,有利整體社會經濟持續發展。「女性走入職場,並非要取代男性,而是與他們彼此協調合作。曾有數據顯示,如果讓女性參與公司決策過程,不但能補足男性觀點的限制,更可以提高公司的治理水平和盈利能力,足證性別平等並不是零和遊戲。」
但現今職場仍舊以男性為主導,尤其是資訊科技業、物流運輸業、建築工程業等,女性從業員往往會因為欠缺榜樣,而無法了解其事業發展機會,所以「打定輸數」,認定行內沒有女性的晉升空間。為打破「女性不能當領袖」的觀念,以及幫助更多女性躋身領導層,婦女基金會自2009年起推動「女性領袖師友計畫」,讓更多年輕女性有機會接觸到來自不同界別的傑出女性。Rita說,「透過成功領袖的經驗分享,加上一系列的講座及培訓,藉此加強年輕女性的領袖才能和自信心,並鼓勵她們突破自我限制,透過願景向上攀爬。」
除此之外,婦女基金會亦於2013年成立「30%Club」,致力讓董事局女性比例提高至30%。「我們還制訂了一本名冊,讓上市公司委任董事時,可以多考慮提名女性候選人。」Rita表示,自聯合國婦女署發起的「HeForShe他為她」行動,愈來愈多企業推廣性別多樣化,例如落實家庭友善政策、提供平等的職業發展機會等,讓具潛力的女性得以向上流動。
女性董事比例增至64% 超法國法定水平
想要獲得上流機會,不論男女,最重要的是先獲得僱主的肯定。法國奢侈品集團開雲集團亞太區總裁易墨卿(Carlo Imo)認同,才華並沒有性別之分,「只要有當領袖的才能,就有機會獲得提升。」他又指,即使是面對同一件事情,男女的觀點與角度都會有所不同,能為公司帶來創造性思維和創新發展,故他致力促進男女機會均等,實現性別多樣化。
「性別標籤(Stereotyping)無處不在。」Carlo Imo指,為幫助更多女性晉身最高管理層,及創造一個性別平等的企業文化,開雲集團於2010年發起「領導力與性別多樣化」(Leadership and Gender Diversity)項目,並定下三大目標,包括保障兩性員工在整個職業發展路徑得到平等機會、發展多樣化的領導風格及支持表現優秀的女性員工、以及促進工作與生活平衡和推出性別角色多元化與兩性平等的觀念。「賦予婦女權力是集團的首要工作之一。」據了解,開雲集團早於2010年簽署由聯合國婦女署與聯合國全球契約辦公室組織倡議的《女性賦權原則》(the Women's Empowerment Principles)國際指南,承諾在職場、市場競爭和社區生活實現女性賦權和性別平等。
今年4月,開雲集團在官網上公布,其董事會成員將增至十一名,女性成員比例達到64%,超過法國法定和法國僱主協會「企業管治法則」(Afep-Medef Code of Corporate Governance)所推薦的60%。Carlo Imo亦表示,現時集團內的女性員工比例已接近六成,「其中管理級別和執委會內,則分別有51%和33%是女性。」
為推動女性員工在集團內的發展,開雲亞太區和婦女基金會已達成合作,推行為期一年的師友計畫(Mentoring Programme),鼓勵高級管理人員擔任「師傅」,向女性經理分享其專業知識和個人經歷,以支持她們的個人和專業發展。「與此同時,我們亦會多聽取女性員工的心聲和意見,並積極推行相關措施,迎合有關需要。事實上,集團早已制定一系列推動工作與生活平衡的政策,更特別創造了有利在職母親的工作環境,例如:從2014年起,我們實施了彈性上班時間以及每個月額外半天的假期『快樂星期五』。」
Posted on 05 Aug 2016.
為實現性別多樣化,不少企業正積極幫助更多女性員工晉身最高管理層。
近年愈來愈多女性投身建築業,打破過去以男性為主導的形象框架。
婦女基金會行政總裁周素媚︵右二︶向來關注性別平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