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4.0與過去的工業1.0至3.0時代有很大的變化。傳統工業1.0至3.0時代以大量製造從而降低成本,再配以大量販售的商業思維;但隨着網路技術急速發展,資訊快速流通,市場追求新穎獨特的產品,令這大量製造的傳統模式開始脫節。而「智慧製造」是工業4.0的重點,數據是其精粹,可作出靈活調整,達至只有一件都可以生產客製化產品的目標。那工業4.0又為職場帶來怎樣的變化呢?
人類機器各展所長
我們全球訪問了四十個國家及地區,超過三萬九千名僱主,而每三個機構便有一個打算下年投放更多資源於人工智能技術上。而技術可以將人類及機器的優點連接起來。當智能機器從事沉悶且重複的工作時,人類可以更集中於需要創意、人性化及有價值的工作上,從而提升生產力及激發新思維。
要追上科技的步伐
企業因科技發展而改變業務營運方式,例如增強客戶及員工體驗,同時亦變得更加以數據為主導。但投資、部署創新技術需要適合的企業文化以及相關人才,才可有效推行改革,是進行可持續轉型的關鍵因素。有一項年度調研報告訪問了千禧一代及Z世代,發現雖然大家都清楚意識到「工業4.0」正塑造未來的工作模式,但近半受訪者都認為自己仍未具備可以順利應對未來工作環境變化所需的技能,所以我們要更加重視學習與發展,學習新科技技能,令自己於職業生涯中不斷成長,保持個人競爭力。
永續發展模式
隨着元宇宙的發展,數碼世界與物理世界的融合成為新趨勢,亦會塑造全新的未來職場,例如發展出減少對環境造成影響的混合型(Hybrid)工作環境及模式。
數據更加是全球邁向低碳未來的關鍵要素之一,長遠而言,企業可更有效地運用資源,降低營運成本,同時提升用戶體驗,所以企業將會更看重環境、社會及企業管治(ESG),掌握永續發展的機遇及建立創新的商業模式。
撰文:徐玉珊
萬寶盛華大中華(2180.HK)高級副總裁,資深人力資源服務管理層,負責香港、澳門、台灣及内地的業務開拓。經常於傳媒為ManpowerGroup就業展望調查,就業及人力市場概況作深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