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經濟面臨下行是不爭的事實,各中小企將面臨比2003年沙士更差的經濟環境!幸好有一些救星出現,如李嘉誠基金會推出「應急錢」,協助解決燃眉之急,紓緩一些中小企短期的財政壓力。從資訊科技而言,是次計畫不僅快捷地處理大量申請,更完美演繹新舊科技的融合,可謂發揮得淋漓盡致。
首先,李嘉誠基金會「應急錢」與Google雲端合作,自10月29日宣布計畫,整個申請平台在短短十四日便建立起來,Google雲端Vision AI只需要花五秒時間就能辨識每個圖像中的相關文字、分析商業登記、相關牌照及鋪面近照的圖像!「應急錢」計畫的申請有六成都是透過手機或流動裝置提交,平均每宗申請會在八分鐘內完成提交,所以基金會僅需要三個星期便能處理超過四萬三千宗申請。另一方面,整個計畫亦使用推出多年的OCR(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技術,作為識別技術自動輸入資料,節省了大量處理和核對時間,加快申請及審核過程。 除此之外,是次計畫亦充分善用社交煤體,透過的視像短片作為指南,教導申請者申請的程序。
由此可見,資訊科技的應用成功與否,最重要是設計思維,加上具創新及創意的決心。試想是次安排若然交給特區政府,不難想像會有那些退稅、關愛基金派錢等大混亂重演,又變成另一場鬧劇。究其原因,特區政府沿用傳統方式的做事方式及思維,令派錢花一年仍派不完,更遺失萬多份申請表要市民補交資料。是次「應急錢」與 Google 雲端的合作正正好展現科技力量如何能讓中小企同樣受惠。
筆者期望特區政府能夠在是次活動有所得着,發揮於未來智慧城市發展及一些福利派發程序和手續上,做到真正「急市民所急」效應。
撰文:梁偉峰
擁有工商管理博士及三個碩士學位,從事資訊科技超過三十年,現為香港理工大學專業進修學院講師及課程總監、香港零售科技商會副會長、香港互聯網論壇副會長、亞洲域名爭議解決中心專家名冊成員、香港調解資歷評審協會認可綜合調解員、英國特許仲裁學會(東亞分會)委員、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學科專家、香港、新加坡及英國電腦學會資深會員、英國特許市務學會資深會員、國際扶輪3450區中環海濱扶輪社創社社長。
電郵地址:[email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