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別人都覺得我無病呻吟!」Karen,二十多歲,是一舊式企業小主管,最近因行業式微而被截。輾轉間,到了一跨國大企業做行政工作。公司規模大,薪金豐厚,福利齊全,分工清晰,理應可以享受一下新的工作生活。可惜,她卻感到被朋輩定性為「好運一族」,有送上門的「筍工」而悶悶不樂。慢慢地,她更開始懷疑自我價值。
我擴闊她自我評價的不同面向。「作為大老闆私人助理的手下,跟以往的工作性質全然不同,你當初是如何適應?」她娓娓道出:「我之前工作的舊式公司分工非常混亂,甚麼類別的工作都要做。當時正因為我不怕蝕底,上手又快,每每都能夠幫老闆擦屁股,所以後來更歷史性地在三年內破格升職為Team head。 這些工作經驗又再提升了我的變通能力。」
「新公司的人知道你這些威水史嗎?」Karen堅定道出:「當然知道!現在的公司聘請過程極度嚴格,需要過五關斬六將。若不是有前老闆的極力推薦,再加上Interview表現出色,都好難戰勝超過二百位的應徵者。」
「嘩!要求這麼高!工作性質是那麼難嗎?」「表面上只是要求大學畢業生。實際上由於要協調和照顧大老闆的私人及工作需求。細心、醒目之餘,還要一眼關七、應變快、有潮流觸覺、人際技巧熟練等,總之就是十八般武藝樣樣皆精。」「其實你很清楚知道自己的能力是被公司認同的。縱使這個工作未必是你最理想的職業規劃,但最令你失望的反而是最親近的家人、朋輩,不僅未能理解你的辛勞和困難,甚至還批判你只是『好運一族』,『不知足』,所以令你更加傷心難過。」Karen眼泛淚光地點頭。
人生本來就沒有固有的意義。Carl Roger提出,人的滿足感皆來自「自我實現」的行為,就如同嬰兒肚餓時吃奶就自然地感到滿足。Karen在新公司可以發揮個人優勢,只要耐心等待,定必能再發揮「自我實現」的「驅動力」。可惜,在這轉接過程中,被身邊最重視的人誤解,令Karen開始把自身的需求歪曲,將個人滿足感轉移到別人的評價上。求助者中心治療深信人是積極、樂觀、自立和自我負責,只要提供足够的尊重與信任,Karen自然就能以自己的能力產生改變。
撰文:馮嘉琪(KK)
輔導學、專業英語文學雙碩士。任職媒體,廣告公司管理層超過20年,善於與不同背景、階層人士溝通。現從事精神健康有關工作,致力分享精神健康知識予各行業職場人士。
電郵地址:[email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