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inette在一家大型跨國企業工作,最近收到通知,她的職位會在重組後消失。直屬主管A為了幫她留在公司,向公司好友主管B極力推薦,B是一位性急之人,在短短幾小時內完成了極度繁複的招聘程序,可立即接收。然而,Trinette卻心繫主管C,經已主動聯絡並收到口頭答應,只是一直處事謹慎的主管C必須等候上司再三確認。
Trinette一方面被主管B和人事部同事催逼要立即接受Offer,另一方面她又期望主管C可以實落調職。在這錯綜複雜的人際拉扯壓力下,她終於按捺不住,大發脾氣,自動導航反應把她的焦慮不安情緒,完全以憤怒形式發泄在人事部同事身上。之後,Trinette被主管B暫時抽起了調職Offer,導致她擔心自己已經間接得罪了B;同時,她又怪責自己對人事部同事發脾氣,深感到內疚;再加上主管C似乎已有風聞,依然未有確實回覆,令Trinette將目前處境災難化,覺得自己「無啦啦就失業喇」。
「我估計你是一個工作表現很出色的員工。」Trinette瞪眼望向我,我問她:「你有否留意,主管B為了爭取到你使出渾身解數?主管C那邊縱使是一個謹慎之人,也願意破例給你口頭承諾?就連你現時的上司主管A,雖然即將與你分開,但她仍盡心盡力為你尋找新職位。」Trinette點頭道:「其實我的工作表現一直是被表揚的。只是在這種大機構工作,維持良好人際關係往往是更重要的一環,所以我非常怪責自己發脾氣的行為。正常的我絕對有能力從容應付,只是主管B『轟炸式』的行為令我措手不及,而主管C的拖延令我更加焦慮。」
「從這次經驗,我們可以學習到,在不如意事件發生時,痛苦的念頭和情緒會牽引着你的注意力,自動導航反應會主導我們,因而作出盲目回應。為了避免這些情況發生,在平常日子,我們要培養自己對情緒和身體反應的覺察力。每當有不如意事件發生,留心當下任何隨着情緒和念頭升起的身體感覺,然後專注於身體反應最強烈的部分,再吸氣進入這個身體部分,呼氣時從身體這個部分呼出。經過反覆靜心練習覺察思緒,我們就可以幫助自己遇到負面事件時,靜心回應,不再重蹈覆轍。」
撰文:馮嘉琪(KK)
輔導學、專業英語文學雙碩士。任職媒體,廣告公司管理層超過20年,善於與不同背景、階層人士溝通。現從事精神健康有關工作,致力分享精神健康知識予各行業職場人士。
電郵地址:[email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