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不僅沒有減退迹象,反而有加劇的趨勢,令「宅經濟」迅速升溫,而消費的「新常態」(New Normal)相信會持續,故此各品牌必須重整營銷戰略,才能保持競爭優勢。對企業而言,這是一個非常艱難的日子,傳統經營的生意大跌,故此開拓新客源、新市場甚至改變現有營運模式是唯一的做法,不少企業都把握時機,擴張網上業務。
全球測量和數據資料分析公司尼爾森(Nielsen)早前針對亞洲消費者購買快流消費品(Fast Moving Consumer Goods)的行為調查,研究結果發現消費者行為有明顯的轉變。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影響下,消費者的消費模式從戶外轉移至在家消費以策安全,這成為新的常態。研究報告追蹤消費者針對新冠病毒爆發後的消費看法、生活方式的改變, 以及對快流消費品方面的使費,發現在十一個亞洲市場中,大多數消費者都重新審視在家用餐的重要性。
至於企業,過往可能都習慣了辦公室的運作模式,然而近日都紛紛採納更多智能辦公室的方案,例如視像會議系統、網上的商業銀行服務。過往天天奔波拜訪客戶的營業員,都想辦法進行數碼營銷,就連學校及社福機構都要想辦法運用科技,繼續進行教學及提供服務。
為更有效與受眾溝通,各品牌應細心留意消費者的情緒,了解它們所身處的市場復甦情況。品牌亦應再三考慮向受眾傳達訊息時所用上的語調,持續改變大眾對品牌的觀感。若大眾對品牌未來抱正面態度,品牌便應向大眾分享更多品牌資訊以至未來發展藍圖,例如新產品發布、新店開張消息等。
在「新常態」下,不少人需要在家工作和學習,大家已適應隔離期間的生活模式, 因此品牌必須迅速應對生活上的轉變,制定吸引大眾視綫的策略。現今消費者比起以往更常使用數碼科技,所以品牌必須於網絡平台和社交媒體積極與受眾交流,透過直播及社交媒體與顧客保持互動,從而提升推出新產品及服務,繼續為消費者創造價值。
筆者認為,虛擬活動成功與否,除了懂得善用科技之餘,亦要配合整體策略。疫情帶來的影響在全球逐漸成為常態,融合綫上及綫下活動亦勢必成為另一新常態。
撰文:梁偉峰
擁有工商管理博士及三個碩士學位,從事資訊科技超過三十年,現為香港理工大學專業進修學院講師及課程總監、香港零售科技商會副會長、香港互聯網論壇副會長、亞洲域名爭議解決中心專家名冊成員、香港調解資歷評審協會認可綜合調解員、英國特許仲裁學會(東亞分會)委員、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學科專家、香港、新加坡及英國電腦學會資深會員、英國特許市務學會資深會員、國際扶輪3450區中環海濱扶輪社創社社長。
電郵地址:[email protected]
Tag cloud:
數碼營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