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是人口、城市面積及經濟結構等條件,新加坡都與香港十分相似;來往兩地只需三個多小時航程,是不少港人的理想移民地。近年隨着新加坡大力發展創新科技,今年當地政府推出新計畫,希望吸納世界高階科技專業人才。有本港企業服務公司指,相關計畫門檻高,故港人大多循原有的創業移民等途徑移居當地。四位現居新加坡的港人,分享他們的移民方法、心路歷程及當地生活狀況。
新加坡移民方法有五種:技術移民、創業移民、投資移民、學生簽證及結婚移民。港人大多採用技術移民,即通過取得工作簽證,獲得永居身分。新加坡工作簽證分三類,包括Work Permit(WP)、S Pass(SP)、Employment Pass(EP)。WP主要為低技術水平的海外勞工而設,最終不能申請永久居民(PR)身分;SP則為中級技術人員而設,申請人月薪不得低於二千五百新幣(約一萬五千港元);EP專為管理層、高級專業人士而設,申請人月薪必須不低於四千五百新幣(約二萬六千港元)。後兩者都可取得永久居民資格。
在港有營運紀錄 增創業移民成功率
今年新加坡推出全新的簽證計畫「科技准證」(Tech.Pass),對象為高階科技專業人才,初期名額五百個,申請人必須符合三項要求的其中兩項,包括月薪最少達二萬新幣(約十二萬港元);曾在市值至少達五億美元,或擁有三千萬美元資金的科技公司擔當領導層最少五年;領導某一科技產品的開發工作至少五年,而該科技產品每月達十萬名活躍用戶,或每年帶來至少一億美元收入。大中華商務中心(控股)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黃嘉榮表示,該計畫主要針對高科技公司的管理層,不論是公司市值及個人門檻都有一定要求,並不容易,因此港人大多依循原有方法移民星洲。
黃嘉榮表示,投資移民的門檻亦甚高,要求申請人的公司近一年的營業額及近三年的年均營業額均達五千萬新幣(約二億九千萬港元)。相對來說,創業移民是另一較多港人選擇移民新加坡的途徑,申請人可以不少於註冊資本五萬新幣(約二十九萬港元)在當地註冊公司;公司須在遞交申請日起計六個月內成立,但不包括咖啡店、風水師、按摩院等,滿二十四個月後可申請永久簽證。黃嘉榮指,他們普遍建議申請人在當地成立一家營業額不少於二百萬新幣(約一千二百萬港元),並且聘請不少於三名新加坡全職員工,以增加成功率。個案獲批後,申請人可取得「創業入境准證」(EntrePass),住滿兩年可申請成為永久居民。
黃嘉榮坦言,在香港擁有營商經驗的中小企,已有生意營運紀錄,申請成功率會較高。他曾協助一對在香港經營市場推廣公司的夫婦,透過創業移民成功移居當地。「他們在香港聘請了五至十名員工,雖只屬於小型公司,不過在香港有盈利,而且(計畫書)列明目標客源及市場,他們也有相應的學歷及工作經驗。」他續指,除了市場推廣外,金融專業、顧問服務等業務,也有較高的獲批機會。
產業轉移 IT醫療人才渴市
fb專頁「透視新加坡」版主Eric於2014年11月移民新加坡,他在14年前已認為香港政治前景一直倒退,開始萌生移民的想法。當時Eric歸納了幾項移民地點考慮因素,「可以在當地社會使用英語溝通、方便往來香港、沒有歧視華人的情況,最後當然是可以在那裏『搵到食』。」綜觀以上條件,尤其是當地數碼推廣行業發展迅速,提供不少相關就業機會,十分適合一直從事該行業的Eric。
Eric於是透過申請公司的新加坡職位,獲得聘用後取得Employment Pass(EP)的工作簽證。現時他則自行創業,成立了兩家公司,業務性質分別為獵頭及數碼推廣。他亦有開設fb專頁「透視新加坡」,主要提供在地的新加坡資訊,協助當地港人融入社會。
從移居新加坡港人的職業,可以看到當地近年的產業變化。據Eric了解,約五至十年前的香港移民,大多從事金融與銀行業;近年則有不少人從事科技相關行業,如數據科學、UI / UX Designer、醫藥、生物科技等,「當地的藥廠數量多,加上政府投放大量資源,因此跟IT和醫療相關的工種都較多。」他續指,近年也有大量港人遠赴新加坡的大專院校任教,包括前中大校長沈祖堯。
Eric表示,自己花近四年時間,在18年取得永居身分,現正申請成為公民。「以我所知,近年輪候PR的時間愈來愈長,近兩三年更是『爭崩頭』。」如永久居民希望進一步申請入籍,取得公民身分,須成為永久居民的兩年內,累計住滿一年、或在五年內累計住滿兩年;在當地有納稅紀錄及沒有犯罪紀錄。Eric坦言,新加坡政府的移民審核準則並不完全透明,「當地政府或基於不同種族的人口比例,以及不同行業的人才需求,調整移民政策,故每個人入籍需要的時間都說不定。」
房屋政策理想 公民不愁住屋
九十年代的移民潮,有港人在星洲定居,今年三十六歲的Tim Tang是其中之一。1997年他跟隨到新加坡工作的母親,入讀當地中學。他稱自己體會到新加坡教育制度優勝之處,是按學生能力因材施教,「當地中學將學生分為高、中、低三組,讓他們中學畢業後,可按個人能力,找到適合自己的升學路徑。」他舉例自己讀完四年中學後,升讀兩年制的工業學院,「我畢業後打工一年,其後就讀四年的藝術學院。」
Tim曾取得兩種工作簽證:Work Permit(WP)、S Pass(SP)。「當我取得S Pass兩年就申請永居(PR),僅花五個月零三星期申請就獲批。取得PR後,又等了三年申請成為公民,這次則用了七個月時間獲批。」將於下個月結婚的Tim不諱言,新加坡房屋政策比香港好得多,去年他花約三百七十萬港元,購買一間一千五百八十呎的二手組屋。他表示,新加坡政府鼓勵年輕人結婚,組屋政策傾向以家庭作單位,「單身人士則要年滿三十五歲以上才可申請,但公民不需要擔心住屋問題,只需要考慮住哪區及買多大間屋。」
現時從事電子零售的Tim指,如港人有意移民新加坡,最好從事專業工作,並具備一定資歷。他又提醒,新加坡人口雖有七成多是華人,但同時存在馬來人等不同種族,「本地人說一句話,可以夾雜着多種語言,包括英語、國語及福建話等,港人初來時要慢慢適應。」
宜多結識不同種族朋友
兩年前跟隨新加坡籍丈夫移民當地的港人Phoebe Ng,最初以配偶身分申請長期探訪准證(LTVP)入境,「只要持有結婚證書,就可向新加坡當局申請LTVP簽證,一年後續簽轉為LTVP+ 簽證。後者的簽證期限較長,為期三年。」持有上述簽證的人士可獲准在當地工作,但在香港做記者的Phoebe卻指,如從事傳媒行業,則須另行向政府申請。
Phoebe表示,自己在去年12月已取得永居身分,現主要教授鋼琴及照顧剛出生的小孩。她現居住俗稱「Condo」的私人公寓,坦言居住環境比香港舒服,例如社區綠化及公園數量都很充足。「不過在娛樂方面,新加坡的自然生態沒香港那麼多,在疫情前,本地家庭大多到聖淘沙或飛到附近的印尼及馬來西亞度假。」
此外,Phoebe認為大部分新加坡人安於本份,多按規則辦事,「出名做事彈性的港人也許要花時間適應。」她亦提醒,新加坡政府相當重視種族共融,建議港人到新加坡後,多結識不同種族的朋友。
初小不設考試 減輕學生壓力
不少港人移民都是為下一代着想,fb專頁「新加坡貓媽」版主Eunice亦不例外。Eunice丈夫是一家外資銀行的電腦保安人員,「公司曾兩次邀請我先生到新加坡工作,但當時香港社會較穩定,故沒有答應,直至前年社會事件發生後,開始重新計畫移民。」
Eunice表示,丈夫透過公司調職新加坡取得Employment Pass(EP),她與一對兒子則以家屬身分獲批入境,並在去年6月移民當地。她在香港任職中學教師逾二十年,去到新加坡後成為全職家庭主婦。為讓孩子融入當地社會,Eunice讓兒子入讀當地學校,「有意報讀新加坡本地學校的國際學生,需要報考AEIS(Admission Ex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一年有兩次考試機會。」本地生完成學位分配後,如仍有剩餘學額,AEIS成績達標的考生將可入讀新加坡本地學校。
Eunice表示,兒子成功透過考試入讀當地學校,「他說在當地讀書,比起在香港的時候開心,這邊即使是小學四年級都沒有功課。」她特別強調,自己在香港已安排兒子選讀一所俗稱「Happy School」的直資學校。她續指,當地政府推行教育改革,規定小學一、二年級都不設考試,而且高中畢業生不一定讀大學,有多條升學路可以選擇。
Eunice又認為,新加坡社會相對穩定,人民能夠安居樂業,令當地人生活節奏較慢。她舉例,當地巴士司機會跟乘客打招呼、司機看見有人追車時,會停車等候等。日常生活方面,她提醒,當地街市只會在上午開放,上班族大多在超市買餸。「另外,新加坡處於熱帶地區,常見到動物及昆蟲,在街上看到公雞及蜥蜴是很平常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