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一體化下,購物模式近年由傳統的實體購物漸漸轉為網上購物,再加上衝擊了全球超過一年的新冠肺炎,令網購已經大行其道。根據去年香港市場研究公司益普索(Ipsos)於 2020年3月16日至20日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香港居民的消費習慣錄得顯著變化:將近一半(48%)的香港居民花費更多時間瀏覽網上購物平台,三分之一以上(36%)的香港居民在網上購買更多的生活用品。
隨着網上購物平台逐漸成熟,加上覆蓋地區廣泛,網上購物的種類亦變得更多元化,顧客對網購服務水平的要求亦逐步提升。根據《Yahoo電商白皮書》資料顯示,影響消費者選擇購物網站的前十大因素,「送貨速度」為第二位,而「客服品質」為第五位,可見在經營愈見困難的同時,要保持服務水平並減少流失顧客是非常重要的任務,而當中以處理「最後一哩」均為電商業者及物流業者最大的挑戰之一。
所謂「最後一哩」(Last Mile Delivery),是指將貨物從零售業者的倉庫送至最終目的地──消費者手中的過程。不論是配送速度、暢通的溝通管道以至整體的收貨體驗,均為最後一哩物流;而大量成長的物流服務需求中,電子商務供應鏈最接近顧客的一環,因而成為了影響顧客滿意度的關鍵之一。
要令最後一哩有價值,科技應用是毋庸置疑,例如在偏遠的地區使用無人機──據了解,中國零售巨擘京東網站(JD.com)宣布推出最後一哩路無人機送達的五年測試階段,由美國繪圖晶片專家Nvidea開發的Jetson智慧導航平台負責推動計畫。若成功的話,便可以不再受到長途距離或險峻地形的阻礙,運送醫療用品到北海Juist島以至阿爾卑斯山。此外,AI人工智能亦能夠擔任重要角色,讓智慧型系統可以徹底搜尋供應鏈資訊,並協調運送流程的每一步驟。採用數據導向供應鏈,可帶來過去無法想像的自動化程度,令AI變成貨運產業的未來。例如亞馬遜提供「Dash Button」功能,讓使用者能快速將日常用品加入定單。
隨着數據愈來愈正確,貨運也愈來愈有效率,當包裹抵達客戶門口時,下次再購買的機會便大大提高了。 隨着科技進步,「最後一哩」將不可能變成可能,令消費者更喜愛網購。
撰文:梁偉峰
擁有工商管理博士及三個碩士學位,從事資訊科技超過三十年,現為香港理工大學專業進修學院講師及課程總監、香港零售科技商會副會長、香港互聯網論壇副會長、亞洲域名爭議解決中心專家名冊成員、香港調解資歷評審協會認可綜合調解員、英國特許仲裁學會(東亞分會)委員、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學科專家、香港、新加坡及英國電腦學會資深會員、英國特許市務學會資深會員、國際扶輪3450區中環海濱扶輪社創社社長。
電郵地址:[email protected]
![隨著科技進步,「最後一哩」將不可能變成可能,令消費者更喜愛網購。](/JM2image/JM2images_old/magazine/ARTICLE_2021040910340337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