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會愛上一個人(上)
當你有時問一個人:「為何會愛上一個人?」對方往往回答:「沒原因,或許是一份直覺。」那麼,是甚麼直覺呢?
在心理學上,尋覓愛侶可以是一種「認同作用」。精神分析學始祖佛洛伊德 (Sigmund Freud)提出一個說法,叫「認同作用」(Identification)。認同作用是一個心理過程。過程中,人會潛意識地模仿或追求有些自己喜歡或欣賞或渴想的人的一些面貌。例如,一個小孩子愛戴自己的父親,就會不自覺地學習父親的行徑或衣着打扮。這種做法,在潛意識中,彷彿自己已經親近,甚至擁有這個人。可以說,認同作用是一種情感的依附。
這裏要澄清,認同作用完全是「潛意識」的行為,不包括那些有意識的刻意模仿。人對父母的認同作用,不自覺地以父母為個人的榜樣,加以模仿,而且影響自己的擇偶方向,就是指向父母的形象。擁有這形象,彷彿擁有了喜歡的父親或母親一樣。
似曾相識
進一個層次,有些人要認同的地方未必必然是父母「實際的」形象或性格特徵,也可能是人「渴望的」父母所擁有的特徵。例如,那人沒有一個溫柔的母親,便渴想一個溫柔的母親,選擇對象時,會選一個賢良淑德的女人。又例如,一個人的父親非常情緒化,她會選擇一個情緒較穩定的男人作對象。 原來一直尋找,正是一個似曾相識的人。
(部分內容摘自《愛,要勇敢》一書)
撰文:伍詠光
突破輔導中心總監。著有《工,唔係咁打!》、《戀愛出事的理由》、《勇敢做自己》、《現實,我受夠了》以及《嘴巴失控了——青少年導師求生手記》、《邊個想返工》(合著)。
電郵地址:[email protected]
Posted on 15 Sep 2020.

有些人要認同的地方未必必然是父母「實際的」形象或性格特徵,也可能是人「渴望的」父母所擁有的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