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少人對調解已有初步的認識。在整個調解會議過程中,調解員及爭議雙方都有很多對話和交流。然而,面對近日來勢洶洶的新型冠狀病毒「武漢肺炎」,不少政府及私人機構已經採取「家居辦公」(Home Office)政策,盡量減少人與人之間接觸,大家可能會問:萬一遇上預先約定的調解會議該怎麽辦?
其實答案很簡單,只要貫徹調解的概念便可,即三方(包括調解員及爭議雙方)同樣認為需要更改場地,或調解會議日期便可。據筆者所知,一些資深調解員在疫情蔓延的情况下仍然繼續進行會議,事關若然在這種情况下,爭議雙方仍想繼續調解,意味着大家都很有誠意和決心去解決糾紛,對調解員而言是莫大的鼓勵。
當然,要在這種環境下進行調解會議,嚴謹的防疫措施如囗罩、酒精搓手液和消毒藥水等固然不能少,調解員亦可能需要作出一些調整,例如多作一些休息環節,皆因戴着口罩不停說話是一件不容易、不舒服的事情,小休時便可以稍作歇息;爭議雙方亦可能因為戴着口罩而長話短說,以加速完成會議,從而更加積極提出解決方案。
由於疫情不斷變化,作為調解員,一旦接受及處理調解個案,便應有居安思危的心態,緊貼疫情發展,例如留意調解會議場地已否成為確診個案及死亡人數、家居檢疫隔離大廈名單等。這不止是安全及衞生問題,亦涉及一些心理因素,若大家在一個感覺不安全的環境下進行會議,調解成效可能因而受到影響。
作為調解員,在面對疫症威脅下,要保持調解專業水平外,並緊貼最新事態發展,這樣才能夠在一個合適的環境進行調解。筆者期望疫情盡快告一段落,大家便可以回復正常的環境下生活。
撰文:梁偉峰
擁有工商管理博士及三個碩士學位,從事資訊科技超過三十年,現為香港理工大學專業進修學院講師及課程總監、香港零售科技商會副會長、香港互聯網論壇副會長、亞洲域名爭議解決中心專家名冊成員、香港調解資歷評審協會認可綜合調解員、英國特許仲裁學會(東亞分會)委員、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學科專家、香港、新加坡及英國電腦學會資深會員、英國特許市務學會資深會員、國際扶輪3450區中環海濱扶輪社創社社長。
電郵地址:[email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