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踏入2020年不久,壞消息便接踵而來。不用筆者多說,大家都已知道令全球聞虎色變的新型冠狀病毒「武漢肺炎」來勢洶洶地迅速擴散。不少病毒專家認為,此病毒跟2003年爆發的SARS有八成相似,世界衞生組織(WHO)亦已命名為2019-nCoV(2019新型冠狀病毒)。截稿時全球超過二十五個國家有確診個案,單是中國已經有超過二萬人確診,逾四百人死亡,情況嚴峻。
每逢遇上大型病毒,特別是當專家仍未掌握的新型病毒時,整體消費開支急跌是必然現象,從而損害了經濟。由於市民減少外出,避免到公眾地方,加上專家建議最佳做法便是減少人與人之間的接觸,衣、食、住、行等各方面的開支自然會縮減。然而,對消費者或商戶而言,要繼續生活或營業,便需要善用科技,而互聯網是其中一個做法──建立電子商貿或網購,令買家和賣家能夠繼續各取所需,消費者在網上購物的意欲未必會影響,相關行業甚至可能因此受惠。
筆者還記得在2003年SARS爆發期間,由於不少商戶仍未建立網購,大部分經濟活動仍是傳統依賴面對面的交易,因而重創整體消費表現,但亦因此而加速了電子商貿的發展,造就了網購文化,例如網上媒體和娛樂、外送服務等綫上活動的發展。今日,面對新型肺炎的沖擊,對整體消費在所難免,對教育、旅遊、交通、餐飲零售及地產將有負面影響。然而,對電子商貿、食品、醫護和人壽保險則有正面作用,皆因他們能夠透過網購來解決交易程序。
筆者認為,只要餐飲及零售業服務供應商能夠透過第三方服務供應商,提供綫上落單及外送服務,應該能夠保住一些顧客。此外,由於本地嚴重欠缺口罩供應,網民均作出全球網購以解決燃眉之急。幸好本地網絡基建穩固,令繁忙的網絡活動未構成重大影響。
儘管本地網購活動因大型病毒而推高,筆者希望疫情能夠盡快好轉。
撰文:梁偉峰
擁有工商管理博士及三個碩士學位,從事資訊科技超過三十年,現為香港理工大學專業進修學院講師及課程總監、香港零售科技商會副會長、香港互聯網論壇副會長、亞洲域名爭議解決中心專家名冊成員、香港調解資歷評審協會認可綜合調解員、英國特許仲裁學會(東亞分會)委員、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學科專家、香港、新加坡及英國電腦學會資深會員、英國特許市務學會資深會員、國際扶輪3450區中環海濱扶輪社創社社長。
電郵地址:[email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