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收集及傳播服務業的讚賞故事,「我讚!」亦設有校園讚賞專頁,讓家長、學生及教職員,於栽培未來社會棟梁的空間裏,孕育讚賞文化。
以下節錄一位家長謝女士對老師的讚文:「她叫趙老師,是筲箕灣培理學校一位幼稚園老師,平時已經深受好多小朋友歡迎,我兒子便是她的擁躉。 話說她的觀察力非常好,通常會提議一些教導小朋友的方法。在下學期的家長日時我跟趙老師說,我的兒子朗朗眼睛方面其實有些問題, 她立即非常主動介紹了有經驗的視光師給朗朗。其實她已經幫了我們一個大忙,不過還有更多!話說朗朗其實有點害怕去檢查時候要滴眼藥水,趙老師不但打電話給朗朗說了一些鼓勵的說話,檢查當日更專程前來理大的Clinic為朗朗打氣,給朗朗一個驚喜,實在太有愛了!」
在生命裏,大家可曾遇上令你懷念的老師?離開校園後,可曾向他們送上真誠的謝意?
好事不出門 壞事傳千里
現在香港社會真的生病了。例如,老師被看成「服務提供者」,家長以至學生則以「消費者」自居;加上大眾傳媒與社交媒體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的「推動」,令本是「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崇高教育使命,被淪為批判投訴、被負面新聞圍繞的宿命。
令病情更趨嚴重的另一原因,是投訴、批判可以是匿名(如facebook Secrets群組),同時無論事件是否屬實,媒體便已經可以運用想像力,圖文並茂地把故事完整化,作無限發酵。為求瀏覽量(高瀏覽造就高廣告效益),「製作」能吸引眼球、引發分享的貼文或報道,已成為職效指標 / 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製作團隊」可能為做好這份工,沒有選擇,全忘初心,也要不停製作能傳千里的負面題材。當然,有供應,也要有需求。
人的行為,往往是內在的反射。愛傳播或瀏覽批判內容、容易批判他人的人,內心也必定是充滿批判──源於對自己或家人。要緩解這批判能量,也真是百年樹人的使命。畢竟,好幾代的香港人,也是在充滿批評、欠缺讚賞的環境下長大。正因為這樣,在校園傳播讚賞種子,乃重中之重。這份使命,你也可以參與啊!傳播真實、正面的好事,跟分享片面、負面的壞事,所需的時間也是一樣──選擇,一直在我們手裏。由今天開始,讓我們一起把好事傳千里!
撰文:陳偉業(Danny)
Chief Praise Maker,2012年創辦全球首個讚賞平台 praisage.com ,立志透過推動讚賞文化,為世界傳播愛與光,無成有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