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電視台的劇集經常出現的一句對白:「你有冇理過我感受?」,雖然覺得耳熟能詳,但事實上大家亦可能有所共鳴,特別是當對方的行為或回應跟你的想法截然不同時,你可能有不被尊重的感覺,摩擦亦因而產生。相反,若雙方懂得聆聽對方的訴求,能夠易地而處,相信不必要的爭拗是可以避免的。
坦白而言,所謂聆聽並非易事,確實是一門學問和技巧,事關不能只是一邊聽、一邊想着其他事情,需要專注於對方表達的語言、動作、表情和情緒。其實,肢體語言也是一種「語言」,會傳達他們潛意識的訊息,我們可以透過聆聽對方非語言的表達,增加對說話意思的了解。同時適當地透過點頭、微笑等肢體語言, 來正面回應對方的發言。
在調解會議過程中,聆聽是十分重要的,調解員透過這種技巧,獲取爭議雙方的信任,從而深入了解他們在整個糾紛背後的想法,令整個會議能夠更順利地進行。 聆聽是需要在溝通過程中準確地接收訊息,有疑問時即時提問,澄清對方說話的內容重點,便能清楚了解對方的意思、想法及感受,從而減少與他人的誤會。此外,更重要是需要表示尊重和關心,用心聆聽對方的說話內容及內心感受,可以令對方感覺到被尊重和關心,也使對方日後更願意向你表達心聲。由此可見,調解員特別需要學懂專注技巧,專注地聆聽需要集中精神及全神貫注,留意對方的身體動作和面部表情。當一個人感受到被別人尊重和被聆聽時,他就較容易接受別人所給予的情緒支援。
近年香港面對眾多挑戰,累積了不少戾氣和失望情緒,若更多人學懂了聆聽的技巧,了解對方的需要和感受,從而作出合適的回應,便可以減少糾紛。此外,聆聽亦可算是精神健康的一種治療方式,若社會上更多人都能對精神健康急救有多點認識,敢於正視問題,重新對身邊人多點關愛,對解決社會上各種糾紛均有很大幫助。
撰文:梁偉峰
擁有工商管理博士及三個碩士學位,從事資訊科技超過三十年,現為香港理工大學專業進修學院講師及課程總監、香港零售科技商會副會長、香港互聯網論壇副會長、亞洲域名爭議解決中心專家名冊成員、香港調解資歷評審協會認可綜合調解員、英國特許仲裁學會(東亞分會)委員、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學科專家、香港、新加坡及英國電腦學會資深會員、英國特許市務學會資深會員、國際扶輪3450區中環海濱扶輪社創社社長。
電郵地址:[email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