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ert和Frieda從會議室走出來,Albert輕鬆地聳聳肩,心裏想着:「終於星期五了,再過幾個小時我們就能去Happy Hour了!」他們一起朝辦公桌走去。然而,Frieda的表情卻顯得異常緊張,緊緊抱着文件,低頭急匆匆地走着,腦海充滿着複雜的聯想。
「為甚麼會議中上司一直盯着我?難道是我交的文件出了問題?昨晚我整晚失眠,難道他覺得我像熊貓一樣沒有專心工作?今天的會議比平時早了半小時結束,難道是因為他覺得我沒有交齊報告,要我趕快完成?」面對相同的外在環境和事件,Albert和Frieda展現出完全不同的詮釋(內心的「自我對話」)。這些對話通常迅速而無意識地發生,我們甚至沒有意識到這些對話的存在,但它們卻潛移默化地影響着我們的情緒。讓我們以Frieda的情況討論一下負面「自我對話」的形成。
1.敏感度:當我們對某些情境、物件或事件變得敏感時,就會逐漸產生恐懼感。換句話說,焦慮會自動地和特定情境、物件或事件聯繫在一起。舉個例子,Frieda曾經在公司被上司訓話而感到焦慮,此後她開始對上司的言談變得敏感,甚至對上司言談中的細微跡象或特定情境都加以推測。於是,日後面對類似事件時,Frieda的詮釋和自我對話便會自動地產生焦慮情緒。
2.逃避:一旦Frieda的敏感度增加,她會開始逃避相關情境。雖然逃避可以短暫地讓她暫時擺脫焦慮,但同時也讓她失去了學習適應環境的成長機會。
3.負面、扭曲的自我對話:隨着越來越擔心、焦慮日益加劇,更預期會遭遇恐懼事物,令Frieda陷入與恐懼相關的無建設性自我對話,甚至產生負面的想像。這些負面的自我對話和想像進一步強化焦慮,同時也侵蝕自信心,讓她覺得無法戰勝這種焦慮。
通常這些負面「自我對話」的成因相當複雜,也可能出自於原生家庭和成長過程。大致上,我們可以歸納由四種次人格模式。下期我們再詳細討論這些模式如何影響我們的情緒。(參考資料:《焦慮與恐懼自我療瘉手冊》,Bourne, Edmund J.(2013),劉鈺玲譯,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ISBN:9789861914046)。)
撰文:馮嘉琪(KK)
輔導學、專業英語文學雙碩士。任職媒體,廣告公司管理層超過20年,善於與不同背景、階層人士溝通。現從事精神健康有關工作,致力分享精神健康知識予各行業職場人士。
電郵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