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爭議由小做起
常言道:「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任何正確的觀念都應該向下扎根,自小培養,特別是年輕一代出現爭拗時,可能由於血氣方剛,凡事不太計算後果,往往出現意氣之爭,透過互聯網廣傳開去,結果演變成「網絡欺凌」,後果嚴重。
所謂網絡欺凌(Cyber-bullying)是指以非理性角度,對他人在網絡上作出「非白即黑」的批判,透過互聯網和手機等網絡傳播技術,以侮辱性言詞、文字、圖片等形式意圖精神上折磨、威脅、傷害、騷擾、羞辱另一方的集體行為,進而達至「網絡審判」的目的。雖然教育局對校園欺凌行為(包括網上欺凌)採取零容忍政策,並透過學校通告要求所有學校必須正視並採取積極措施,確保學生在校的安全,期望締造和諧的學校環境。當中措施包括將有關資料上載教育局網頁,為學校提供指引和建議,並定期舉辦研討會及工作坊,加強教師預防和處理學生欺凌問題的能力。
筆者認為以上措施只能治標而不能治本,更重要是未能防患於未然。故此現時不少學校引入「朋輩調解」(Peer Mediation)概念, 目的是令到校園裏變得更和諧,有助一起成長。「朋輩調解」是指透過朋輩友群去協助處理衝突和糾紛,這種概念在外國非常流行,例如澳洲、美國等,而澳洲是這項調解服務的先驅。
要令「朋輩調解」在校園內順利推行,首先要得到校方、家長及校內員工的支持和認同,令他們對調解有更多認識,將這類解決糾紛的方式成為一種文化,海外的學校已經編撰了不同的訓練和活動,亦將「朋輩調解」引入於恒常的課程中,讓同學認識到這種調解服務可以協助他們解決糾紛,而當他們升班後,甚至可以訓練成為「朋輩調解員」,如此薪火相傳下去,便可以令到校園變
得更和諧。
現時一些非政府組織如香港家庭福利會已經推出相關訓練課程,培訓了數百名中四及中六生成為「朋輩調解員」,在校園內充當「和事老」。據了解,未來將有更多團體加入支持,推出更多不同類型的活動,將調解概念帶入校園,包括國際組織扶輪社(Rotary Club),他們亦會聯繫旗下的扶輪青年服務團(Rotaract Club)及扶輪少年服務團(Interact Club)參與活動,期望可以透過國際扶輪多年建立的和平概念,令年輕一代更懂得處理爭拗,協助社會變得和諧。
撰文:梁偉峰 [email protected]
從事資訊科技行業超過二十七年,擁有工商管理博士及三個碩士學位,現為香港零售科技商會副會長、香港互聯網論壇副會長、英國及香港電腦學會資深會員、新加坡電腦學會高級會員、英國市務學會資深會員及香港董事學會資深會員、香港調解資歷評審協會認可綜合調解員、英國特許仲裁司學會會員、香港仲裁司學會會員、2002年起獲香港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委任為學科專家、僱員再培訓局「資訊科技及通訊業」技術顧問、智經研究中心會員「智經之友」及匯賢智庫會員「匯賢之友」。
所謂網絡欺凌(Cyber-bullying)是指以非理性角度,對他人在網絡上作出「非白即黑」的批判,透過互聯網和手機等網絡傳播技術,以侮辱性言詞、文字、圖片等形式意圖精神上折磨、威脅、傷害、騷擾、羞辱另一方的集體行為,進而達至「網絡審判」的目的。雖然教育局對校園欺凌行為(包括網上欺凌)採取零容忍政策,並透過學校通告要求所有學校必須正視並採取積極措施,確保學生在校的安全,期望締造和諧的學校環境。當中措施包括將有關資料上載教育局網頁,為學校提供指引和建議,並定期舉辦研討會及工作坊,加強教師預防和處理學生欺凌問題的能力。
筆者認為以上措施只能治標而不能治本,更重要是未能防患於未然。故此現時不少學校引入「朋輩調解」(Peer Mediation)概念, 目的是令到校園裏變得更和諧,有助一起成長。「朋輩調解」是指透過朋輩友群去協助處理衝突和糾紛,這種概念在外國非常流行,例如澳洲、美國等,而澳洲是這項調解服務的先驅。
要令「朋輩調解」在校園內順利推行,首先要得到校方、家長及校內員工的支持和認同,令他們對調解有更多認識,將這類解決糾紛的方式成為一種文化,海外的學校已經編撰了不同的訓練和活動,亦將「朋輩調解」引入於恒常的課程中,讓同學認識到這種調解服務可以協助他們解決糾紛,而當他們升班後,甚至可以訓練成為「朋輩調解員」,如此薪火相傳下去,便可以令到校園變
得更和諧。
現時一些非政府組織如香港家庭福利會已經推出相關訓練課程,培訓了數百名中四及中六生成為「朋輩調解員」,在校園內充當「和事老」。據了解,未來將有更多團體加入支持,推出更多不同類型的活動,將調解概念帶入校園,包括國際組織扶輪社(Rotary Club),他們亦會聯繫旗下的扶輪青年服務團(Rotaract Club)及扶輪少年服務團(Interact Club)參與活動,期望可以透過國際扶輪多年建立的和平概念,令年輕一代更懂得處理爭拗,協助社會變得和諧。
撰文:梁偉峰 [email protected]
從事資訊科技行業超過二十七年,擁有工商管理博士及三個碩士學位,現為香港零售科技商會副會長、香港互聯網論壇副會長、英國及香港電腦學會資深會員、新加坡電腦學會高級會員、英國市務學會資深會員及香港董事學會資深會員、香港調解資歷評審協會認可綜合調解員、英國特許仲裁司學會會員、香港仲裁司學會會員、2002年起獲香港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委任為學科專家、僱員再培訓局「資訊科技及通訊業」技術顧問、智經研究中心會員「智經之友」及匯賢智庫會員「匯賢之友」。
Posted on 15 May 2015.
Tag clou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