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認識了一位年輕人,他希望能親身體會現時基層工作的生態及打工仔所面對的際遇。他在轉工之際,嘗試去應徵不同的兼職工作來賺外快。
他首選一家以大量年輕兼職為主的服裝公司工作,公司重視規矩與制度,所以他隨身攜帶小筆記簿作記錄,以防忘記。工作初期,心情緊張,有些時間上的要求他未能百分百遵守,或以公司角度來看是未能達標或不守規矩,例如:他上班打卡早了一分鐘或放工遲了打卡,他還以為自己是早返工及遲放工的好員工,竟被上司在WhatsApp群組中罵得體無完膚,罵他不守規矩。
他起初不明所以,甚至感到有點無辜,心裏極度不爽,連身邊媽媽級的同事也苦口婆心地勸他聽話。後來才知道這一、兩分鐘的落差,可能會影響工時或強積金的計算,所以上司的反應會如此緊張和反常。(疑問一:他的上司以至公司老闆,又是否做到如此「準時」打卡呢?) 準確打卡後,另一考驗也是與時間競賽,就是在限定的時間內在駐守的場區把亂了的衫摺好!摺慢了,又會很快被人發現,然後傳來一番責備的聲音,令你不自覺地加快手腳,一眼關七,成為摺衫機器。他慨歎即使每天都在練習標準笑容,但在如此緊張的工作氣氛下,是否真的能由心而發地自然笑出來呢?
這次工作經歷,令這位青年人泛起思潮,內心充滿矛盾的感受。他看見公司重視嚴謹工序,卻造成員工被苛刻對待的結果。當工作講求效率時,本應充滿人情味的員工卻成為快手快腳的機械人,幾個鐘頭的兼職叫人不能停下來。他冷笑說:「口不停笑,手不停摺,眼不停望,腳不停動。幾個鐘頭的工作足以令一個人『散晒』!」他驚訝有些同事會不自覺地認同這工作概念,甘被勞役,很賣力地工作;有些則勸他別想太多,只管配合就夠了。他雖明白有時要為五斗米而折腰,但他真正的內心感受確實不爽,他渴望締造一個充滿人性化的工作間,可以與員工共享公司的成果。(疑問二:「人性化」跟公司會否與員工分享成果,是不是兩回事?)
我常鼓勵青年人,要好好記下初職時在職場上所見所聞,好讓將來有一天,他們踏上管理階層時便有機會改善職場上的生態。
撰文:廖暉清
突破輔導中心心理輔導員,著有《無朋友》(合著)。
電郵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