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體已是不少人生活的一部分,相信這種說法並非誇張。從營銷角度而言, 它不止是銷售產品或服務的渠道,更是促進提升銷售額的平台,並且成為品牌體驗本身的一部分,因此不論大小企業,加入社交媒體是勢在必行。社交媒體的好處相信不言而喻,好像能够協助企業提高知名度、傳播訊息,並獲得接觸客戶或目標市場的機會。
作為企業,每建立多一個社交媒體平台便需要多一分資源,因此不能採用亂石投林、漁翁撒網地覆蓋所有平台,而是要把精力放在少數重點的平台上,所以企業需要了解每一個社交媒體的特性和你的目標受眾是否匹配。例如你的客戶對象是年輕人,那麼你選擇facebook跟他們聯繫便是一個錯誤的選擇,事關不少年輕人已愛上使用Instagram,並認為facebook是四十五歲或以上人士使用。據Piper Jaffray針對青少年消費者進行的最新調查顯示,32%的青少年認為最重要的社交網絡是Instagram,只有14%的青少年選擇facebook。另一個例子是若然企業的目標客戶是日本人,那麼選擇Line才是合適的社交平台作為溝通橋梁。
透過選擇合適的平台,企業能够準確地直接接觸目標市場。每個平台都各有差異,有些平台比其他平台更符合特定的目標市場。一般而言,當談到社交媒體, 必定聯想起facebook、YouTube等的社交媒體平台,但作為企業,應該如何選擇合適的社交媒體渠道呢?企業需要如何針對自身的特點作配合等問題,都是考慮的重點;再加上近日用戶從主流社交媒體出走的「移民潮」正在醞釀──不少香港網民轉投MeWe、Signal等平台,企業又應該如何部署?採取觀望態度還是使用多個平台?
筆者認為,企業仍然可以採取觀望態度,如若資源許可提早建立那些新興平台,事關要上傳的資訊還是不多。若企業已經使用社交媒體跟客戶聯繫,那麼需要關注便是新興的社交媒體發展,看看是否需要增加社交媒體的平台;至於那些仍未設立社交媒體的企業,不妨做多一些研究,藉以了解哪些社交媒體更能配合目標客戶的需要。
撰文:梁偉峰
擁有工商管理博士及三個碩士學位,從事資訊科技超過三十年,現為香港理工大學專業進修學院講師及課程總監、香港零售科技商會副會長、香港互聯網論壇副會長、亞洲域名爭議解決中心專家名冊成員、香港調解資歷評審協會認可綜合調解員、英國特許仲裁學會(東亞分會)委員、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學科專家、香港、新加坡及英國電腦學會資深會員、英國特許市務學會資深會員、國際扶輪3450區中環海濱扶輪社創社社長。
電郵地址:[email protected]
![透過選擇合適的平台,企業能够準確地直接接觸目標市場。每個平台都各有差異,有些平台比其他平台更符合特定的目標市場。](/JM2image/JM2images_old/magazine/ARTICLE_2021012910584932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