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Column > 靠科技創業 研App打卡計糧
靠科技創業 研App打卡計糧
科技公司常標籤工作環境舒適,投身科技界,似乎不用像在傳統行業中般捱生捱死。不過,兩年多前創辦科技公司向明企業的張敦龍、許冰冰和郭以樂肯定不認同。試過被客戶拖數、走數,老闆們幾個月無糧出,還曾連續三個月留在公司工作沒回家,三人直言做老闆極難。不過捱完總算有回報,該公司憑藉設計助工人打卡計糧、美容業資訊平台等手機應用程式,已經有錢賺,而且由初時老闆們一腳踢,發展至現時有五名員工,每月也有十五萬元營業額。


「讀書時已經開始接Freelance。」三人在城大修讀資訊工程科時認識,並已接兼職賺外快,累積了工作經驗。到大學畢業後,他們各自進入不同大公司工作,但都對大公司「轉身慢」,不肯試用新科技表示反感。張敦龍說,大公司產品通常以「套裝」出售,未必切合客戶需求,甚至會拖慢客戶所使用的伺服器,「客人要買船過河,但大公司會把航空母艦賣給人。」郭以樂則說,大公司不肯輕易轉換運行已久的程式,也難以接觸新科技,「我想試新技術,上司已經問我,公司以前無人用過,有鑊是否由我孭。」


工作兩年後,三人用儲蓄得來的六萬元,創立靈活度更高,可以為客人度身定造服務的公司。公司取名向明企業,意指「志向明確」,創辦理念則是要助每一位客人將構思轉為實際產品。


三個月 過家門而不入

不過,創辦公司絕對困難重重,許冰冰說公司因為未建立人脈,要廉價接項目「做爛市」,「開頭有幾個月無出糧給自己,有時出六、七千元。」郭以樂更指他們每人都要同時兼顧四至五個項目,趕工時,更要廢寢忘餐,通宵達旦地工作,「因為工作,最長試過三個月沒回家。」


捱過之後終有回報,該公司創辦半年後,他們在一次協助工程公司辦網頁時,發現該公司員工打卡、計糧方法未夠準確,決定設計出以全球定位系統幫員工打卡,用電腦計糧的手機應用程式「CivilPro」。張敦龍說:「一個人在不同日期,去十個地盤工作,只靠判頭計數,容易有勞資糾紛。」


由銷售到會計 老闆一腳踢

程式讓企業數目分明,但也引起混水摸魚者反對,有判頭因為不能虛報工時,向老闆聲稱安裝他們的應用程式後,手機不時會自行播歌,又指工地無網絡覆蓋,有企業老闆因此不肯繼續使用程式。不過張敦龍確信產品有用,企業老闆自然會想辦法解決下屬問題,也不擔心產品無人買。及後當第一家公司使用過後,又找來第二家公司,慢慢靠口碑傳開,至今已有超過十家工程公司使用,也為他們帶來不俗利潤,「我們會按公司要求設計,再為程式加上地盤用料等報告,每次可收費六位數字。」


該公司創辦一年後,生意開始穩定,並須聘請員工,至今請了五人,但老闆們還是要一腳踢,銷售、會計、項目管理、客戶服務統統要落手落腳做。張敦龍說向明企業還希望在不同行業服務中找到商機,如在去年9月創辦手機應用程式「Beauti360」,有如美容業界的「Openrice」,至今已吸引過一千家美容院登記,並促成了超過一千宗生意;該公司又協助過不同企業以QR Code作賓客入場登記,準確記錄入場人士資料。


談到未來發展,許冰冰則指,美容業現時靠短訊向客戶提供服務資訊,每年花費超過一萬元,他們計畫設計新手機應用程式,助美容院定時向客戶發放產品、服務、行程等資訊,預計在今年中推出。


創業秘笈

找出自身優勢 吸引更多客戶

香港城市大學市場營銷學系副系主任霍信昌認為,向明企業的創辦人曾在大公司處理科技業務,對於編寫網頁和手機應用程式,技術上都無問題,而公司至今有穩定生意額,也算發展順利,他對公司業務前景持審慎樂觀態度。不過,他又指市場上也有不少同類科技公司與向明企業競爭,向明企業必須找出自身優勢,才能吸引更多客戶。他舉例,協助工程公司員工打卡和計糧等服務,其實可以由人手製作,向明企業設計的手機應用程式若能再加上員工工作時間、地點等數據作分析,老闆會更樂於使用,「這樣就算老闆在外國,都能即時看到公司工作情況。」




本文摘自2016年1月6日《星島日報》A18 每日雜誌 創業教室
Posted on 07 Feb 2017.

Tag cloud:

(左起)張敦龍、郭以樂和許冰冰兩年多前創辦向明企業,協助客戶將構思轉化為實際產品。
(左起)張敦龍、郭以樂和許冰冰兩年多前創辦向明企業,協助客戶將構思轉化為實際產品。
張敦龍希望為不同行業創辦更多手機應用程式。
張敦龍希望為不同行業創辦更多手機應用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