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ck

職趣事

長者不退休繼續工作 為獨立還是為生計?
27 Apr 2025

 

在香港,退休對不少長者來說只是理想中的生活狀態。現實中,不少年過七旬的長者仍每日辛勤工作,只為維持基本生活,反映出城市背後鮮為人知的沉重一面。

 

一位70歲的老年女士每天清晨準時上班,在住宅屋苑從事清潔工作。她坦言最怕生病,因為一旦無法工作就會陷入「無工開,無飯食」的困境。同樣年齡的老先生則靠駕駛小巴維生,每天凌晨三點便開始一天的工作,但月入僅約六至七千元,生活仍舊拮据。

 

與此同時,有市民指出,在內地的親戚60多歲就能退休,每月還能領取數千元的政府津貼,加上當地生活成本較低,即使收入不多,也能過得舒適自在。部分人認為,如今香港的退休保障與內地相比,反而讓人感到失衡。

 

 

現時,香港的長者可透過申請綜援、生果金、高齡津貼等社會福利,每月合共約有五千多元可支配,若住公屋甚至可免租,再加上社福機構提供的支援,基本生活仍有保障。不少長者選擇繼續工作,是希望保持獨立,或積存額外儲蓄,以應對未來不時之需。

 

這並非香港獨有的情況,例如日本許多清潔工、司機和便利店店員也是年長人士。而在歐美地區,儘管65歲以上仍有勞動者,但多為體力負擔較輕的工作,像街道清潔這類高體力工作的比例相對較低。

 

根據數據,香港65歲以上的勞動參與率介乎13.5%14.6%,而清潔、司機等職位中仍可見不少銀髮族的身影。這些現象背後,突顯出退休保障與老齡勞動政策亟待重新審視,讓長者能真正選擇是否工作,而非被迫上班謀生。

 



好工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