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生路,去年起陸續把賓館改裝為劏房,升級房間配套為長住格局。工程業界指,近期改裝需求激增六七成,業主及包租投資者皆憧憬劏房有穩定客源,盼增設儲物、煮食空間提升套房出租吸引力。
過去多月訪港旅客不斷下跌,賓館市道猶如一潭死水,過往業界以日租為主,近月已全面轉為月租,但因酒店房價同步下跌,賓館不止客源減少,亦未必可跟酒店競爭,多重因素令賓館營商環境更加慘淡,業界透露早前承接檢疫隔離旅客一度令入住率上升,惟最新比率又再跌至一兩成,甚至更低,行內人只得絞盡腦汁、掙扎求存。
賓館「割喉」日租百元
業主未願意減租的情況下,香港旅舍業商會主席連思杰留意到,行內有不少承租貴價單位的賓館已結業,「客人月租賓館只低至二三千元,但同時酒店也不過六七千元,價錢差距拉近,旅館酒店無遊客光顧,賓館必處於下風。」該會委員薛伯祿補充,現時賓館僅可吸引本身在內地居住及在港工作的人、原有居住環境太差或租金太貴的劏房戶,以及回港避疫的港人三類客源,「現在業界都不敢揀客,甚至有在『馬欖』流連的吸毒者轉為租用賓館。」
薛伯祿指出,每間賓館房間至少要月租五六千元才能「維皮」,但房間供過於求,業界割價激鬥,房價因惡性循環愈跌愈低,甚至有賓館開價日租一百多元,「每間房都蝕住租,今時今日營辦賓館不是鬥乾淨企理或環境靚,而是鬥誰流得多血可成功『吊命』。」他原本預計一成五賓館因社運結業,如今疫症影響令數字增至二成五至三成。
每月20家賓館轉型劏房
為挽救低迷的入住率,業界必須轉陣求變。香港旅館業協會創會會長梁大衛坦言,近期每月平均有二十家賓館轉型為劏房,比起去年社運時期的每月十家更多,料本港現有逾百家賓館翻新劏房,「長期沒旅客入住不是辦法,反而快快重新裝修,變做六間劏房,總共可收回一萬七千至一萬八千元租金,不用一直蝕本。」事實上,他屬下八間開設於油尖旺區自置物業的賓館,其中三間已於去年11月改裝為劏房,出租予本地客六個月後開始「有錢落袋」。
薛伯祿也認識相熟業主,已將其賓館出租頂讓予包租投資戶,據知該租戶其實也有意轉型月租套房,「起碼不用無了期等市道復甦,直接長租可能比較『乾手淨腳』,有人會認為麻煩較少。」他認為,去年6月至今將近十個月乃是一段頗長的慘淡時期,不排除有經營者本身生意欠佳,而且疫症之下客源更少,故有轉型劏房的計畫。
每月收租兩萬保證有收入
梁大衛坦言,每月劏房收租近兩萬元比旺市的賓館收入少,某些行家營運賓館更較劏房多賺一倍錢,惟如今起碼保證有收入,亦免去聘請員工的薪酬負擔,以其賓館翻新劏房為例,裝修師傅只需於原有房間間隔上做些小改動,房內增設廚房位擺放鋅盤、電磁爐,方便長住租客煮食,「每間百呎劏房花費約一萬元,裝修半個月就能以四千五百元出租,重新上路。」他另有一家六房賓館則將八十呎房間拆牆重建,改為五個百呎套房再放租。
承接合法套房工程的facebook專頁「裝修小妹(下稱小妹)」版主指,賓館本身已是套房間隔,但兩者的配備不盡相同,前者多數有睡牀、廁所、電視及雪櫃,但未必適合一般生活所需,並要至少要有八十至一百二十呎空間才算足夠,「維持賓館配套不會租不出,但競爭太大,我們為賓館進行改裝時會增加儲物位置、小型廚櫃及工作枱,全部燈光循實用路綫,再加些電掣位,故同時要改動水電。」
每房三萬裝修不用「大執」
小妹續說,不少大業主於一幢大廈內有多層賓館,單位簡單裝修後改簽生死約放租套房,期望每間套房可收回六千五百至七千八百元放租,遠高於當前淡市下的租值,連月來的改裝需求增加六七成,「他們自知賓館配套問題,才肯付出成本改裝。」她認為,業主及包租投資者均憧憬套房市道不受影響,因而不介意「疫市」投資。
曾改動的賓館已不符合牌照規定,意味經營者必須放棄其牌照,惟小妹稱,若單位沒有「大執」間隔,每房裝修費三萬,日後再申領牌照並不困難,但曾經其公司承接的房間最細只得四五十呎,此類圖則只有一牀一廁並不好用,必須進行較大規模的改動,日後再領牌照便要從頭申請,複雜度較高。
梁大衛慨歎,賓館市道淡靜,近月四、五百家賓館結業或停業,他跟部分經營者了解其後續計畫後,推斷當中約半數已轉型為劏房,有理由相信被逼放棄賓館牌照的業界只會愈來愈多,「辛辛苦苦用了三年為賓館領牌,要我放棄自己的BB很不捨,但支撐不下就真的沒辦法,我都不能估算會否有需要再改裝名下更多賓館。」
港人減外出不動土 僅剩維修項目
小型工程業界表示,近期的裝修工程多為「尾水」,目前只得維修項目未受疫情嚴重影響。
受疫症影響,本港經濟下滑,加上港人減少外出、盡量不動土,裝修工程市道連帶亦見影響。註冊小型工程承建商聯會會長陳國雄坦言,現時業界基本上不再接到新的裝修項目,「很多項目都是去年11至12月時接下,但慢慢地愈來愈少人裝修,行內多了很多人要找工作。」他表示,如今只得維修項目尚算「有得做」,惟工程規模比起平日細,向政府部門申請動工所需的行政時間又因公務員在家工作而延長,工程業界在疫症下的角色被動、無計可施。
維修工程以外,註冊小型工程承建商簽署人協會主席黃永華指,土木工程或改建項目也可繼續如常,但除非是去年已啟動的項目,其餘整體八成私人項目暫時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