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社會工作者註冊局截至4月20日的數據顯示,本港註冊社工總人數為二萬四千四百四十六名。社會工作惠及各個範疇及階層人士,包括安老服務、支援學前兒童和青少年及其家庭。有業界強調,社工服務需求將持續增加,未來或會出現更多元化的新服務;本港有不少機構因應不同項目計畫增加相關人才,為有需要群體提供社工服務。今期《JobMarket》專訪提供社工服務的機構,了解業界對社工的需求及人才的就業情況。
近年政府為改善社福服務而增加資源,經常開支由2017/18年度的六百五十三億元,增加至2019/20年度的八百二十三億元,增幅達百分之二十六。香港社會服務聯會業務總監賴君豪以安老服務為例,全港一百六十九間受津助的非政府機構,除了恒常社工服務外,亦嘗試為開辦新服務組織更大的服務團隊,增設新崗位;不少非牟利機構及商界也開展社會服務,紛紛招攬社工及相關人才。
他續指,除了兒童及青少年、家庭、安老及復康四大範疇外,近年亦增加了其他形式的服務,如網上外展隊。「業界需要擁有新思維、願意接受轉變的新血加入,為有需要人士提供各類型社工服務。」隨着社會對社工服務的需求愈益龐大,機構會按各階層人士的需要衍生新服務,屆時或會以項目形式招攬更多人才。「社工的專業性愈趨重要,社會工作者註冊局負制定社工註冊的基本學歷標準,務求註冊社工具備專業質素。香港社會工作人員協會亦積極推動社會工作專業化發展,鼓勵員工持續進修自主學習發展專業。」p>
剛性需求強勁 前景持續向好
本港人口老化問題將急速惡化,據統計處的數據顯示,至2036年,六十五歲以上人口達到二百三十七萬,佔人口比例逾三成。循道衞理中心老人服務部門主管徐宇麒(Mark)表示,政府近年在長者服務方面不斷增撥資源,「因人口老齡化所引致的剛性需求,坊間有些企業設有援助弱勢長者的社福項目,令安老服務的社工需求持續增加。」
Mark指,該會服務對象的年齡層涵蓋少老(Young Old)、中老年(old-old)、老老年(oldest-old),「透過讓少老發展個人興趣,使他們提早適應步入下一階段;亦為中老年提供上門送飯及家居清潔等服務。」他續指,該會社工的工作可分作三大範疇,包括為少老策劃小組活動、跟進個案,為有需要人士提供輔導,並進行合適的資源配對;組織社區持份者的資源,如安排機構贈送消毒物品行動。
社署於2019年2月中陸續推行一項為期四年的「安老院舍外展專業服務」試驗計畫(試驗計畫),成立以地區為本,包括社工及物理治療師在內的專業團隊,為私營安老院的住客提供外展服務。Mark指該會為計畫的營辦機構之一,負責服務區域涵蓋灣仔及東區的港島東,「相比往年,本會於去年因應計畫增聘多兩成五的社工。」他解釋,因社福界服務多以項目形式(project based)運作,故該會冀增聘約百分之十的人手。
Mark表示,文憑社工的月薪約為二萬二千至三萬三千元,學位社工則約三萬五千至五萬三千元。「每家NGO的薪酬水平都不同,本會社工則按公務員的薪酬機制提供。」隨着安老服務項目不斷加強,Mark相信社工的重要性愈來愈大,故他看好業界的就業前景。
科技融入安老 人才須具創新思維
本港長者人口比例不斷增加,香港聖公會福利協會助理總幹事黃翠恩(Esther)表示,政府冀將長者社區和家居照顧服務輪候時間減至零,故安老服務的需求只會有增無減。「據我從事長者服務達二十二年的觀察,政府每年投放的資源從沒減少過。」
Esther表示,該會現時共有二百名社工從事安老服務,當中不乏年輕員工及大學畢業生,「他們會先從事前綫工作,由低做起,並由年資較深的員工從旁指導及監督,累積實戰經驗。」她指,該會也是試驗計畫的營辦機構,服務區域涵蓋觀塘、黃大仙及西貢區。「因應計畫推行我們成立了兩支工作隊,共招聘二十多名社工。來年10月,政府將新增多三千個『綜合家居照顧服務』名額,本會獲得其中的二百多個,將增聘社工作個案服務經理。」
Esther發現不少申請人在家中都有跟長者相處,或有做老人服務的義工經驗。「從事安老服務的社工除了要具同理心、表達能力高及有耐性外,亦須不抗拒與長者相處。」她又提到,該會由日本購入專為認知障礙長者而設的「南瓜仔」陪伴機械人,「新科技會逐漸融入安老服務,令社工將會有很大的發揮空間,故他們應具創意、好奇心及喜歡接觸新事物。」
競投新項目 增聘學位社工
今年《預算案》提到,政府通過獎券基金撥款約九億九千萬元,分階段為資助幼兒中心、幼稚園及幼稚園暨幼兒中心,合共約十五萬名兒童及其家庭提供社工服務。基督教香港崇真會社會服務部總幹事潘少鳳表示,該撥款支援學前單位社工服務先導計畫,由去年2月為第一階段,8月為第二階段,全港共有四十至五十支團隊,為約七百多個學前單位提供社工服務,牽涉約四百多名社工及督導。「今年8月將推行該先導計畫的第三階段,約有十六支團隊、每隊有八名社工和一名督導主任參與其中。」
該機構現時約有九名社工提供學前單位社工服務,潘少鳳指,若其機構成功競投第三階段,將增聘五名擁有學士學位的社工。她續稱,其機構現時有一支團隊負責到校學前康復服務,「現時需要聘任一名中心主任,成功競投新項目後,希望可以增聘持有學士學歷的社工。」另外,家庭服務中心(深水埗區)亦是該機構的服務範疇之一,她表示機構現有一間自負盈虧的家庭服務中心、一間輔導中心及兩間兒童成長中心,未來需要聘請一至兩名持文憑學歷的四級社會工作員及持學士學位的中心主任。
潘少鳳坦言,社工服務需求持續增加,不同範疇如長者服務、駐校及學前服務均需要社工人才。坊間不少學院都開辦社工相關課程,故人才流動性提高,業內人手不至十分短缺。她又指,為確保社工的專業質素,除了學院教授的基本理論外,社工須接受在職培訓及持續進修,「以初步觀察有需要的兒童為例,社工不但要了解治療取向及相關技能,更要掌握為兒童及其家長輔導的技巧。」
逾百社工駐校支援督導 組同儕學習圈
由2019/20學年起,全港中學實施「一校兩社工」的政策,社署增設資助四百一十六名社工職位,包括三百七十名助理社會工作主任和四十六名社會工作主任。本港不少機構積極為學校提供社會工作,其中小童群益會提供駐校社會工作服務,包括個案輔導及轉介、小組工作、教育活動及諮詢服務等。其總幹事陳健雄表示,現時該會有一百多名駐校社工,分布在三十八所中學、八所小學及三十二所幼稚園,另有員工負責支援及督導的工作。
該會分別有約八十名及十多名中學和幼稚園駐校社工,為學生及家長提供輔導服務。為應對需求日益增加的青少年社工服務,陳健雄坦言,該會於去年6月起動招聘。「我們按預算增聘人手,並成功於去年8月底聘用全部數額的駐校社工,另外七名社工亦於去年9月底正式上任,未來我們亦會積極招募及培育相關人才。」
陳健雄續指,駐校社工須擁有社工學士學歷及輔導經驗,惟該會更着重員工的個人特質,如抱持開放的學習態度、做事小心謹慎、平靜有耐性,「員工亦要善於觀察學生的學習 情況,並須與家長接觸及溝通,為個案撰寫文字報告,故他們的表達能力更為重要。」他又指,團隊內有兩三成為新入職同事,該會為員工提供完整工作架構及晉升階梯,以及有培訓的督導機制,如提供輔導技巧、相關的法律和管理等知識,亦會組成同儕支援的學習圈,「讓一名督導組長與八名同區網絡的社工,在小組內分享工作情況,如將嚴重或複雜的個案上報並交流心得,讓他們累積更多實際經驗。」
陳健雄指,喜見政府加大力度為幼稚園及中學提供支援,「業界多年來向政府提出增加支援,相關撥款能協助社福機構增加社工職位,完善前綫工作及督導服務。」
為輟學生提供到校服務
設小組分享經驗
屬非政府青少年社會服務機構的香港遊樂場協會,現時共有十二名及六名駐校社工,分別為六所中學及七所小學提供服務。其總發展主任張若蝶表示,該協會以政府提供的資源為各所學校提供社工服務,「有些小學如有較充裕的資源,也會向我們多聘請半職社工,以照顧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她續稱,該協會亦專門為輟學生提供到校服務。「據我們的觀察,輟學已有年輕化的趨勢,不少小學生現階段未有自主能力,但升至中學後便經常缺席,社工須為他們進行輔導及預防工作。」
張若蝶指,社工須能獨立行事,擁有處理個案及家長工作的經驗更為理想。「我們與樹仁大學輔導及心理學的團隊設監督小組,讓駐校社工分享工作經驗及個案情況,並為他們提供最新的輔導模式,使他們為受助者提供更適切的社工服務。」
教育局推行小學「全方位學生輔導服務」,由2018/19學年起,公營小學按校本情況逐步推行「一校一社工」政策,為學生提供全面而廣泛的輔導服務。張若蝶不諱言,各所學校可向社工服務機構聘用駐校社工,惟服務期僅維持三年,「這會降低社工跟進個案及支援學校的持續性,並令年資淺的註冊社工較難累積工作經驗。」她期望政府重整小學社工服務編制,以確保服務質素,並為業界保存相關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