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婚姻已是香港的常態,然而,跨境婚姻也面對各種挑戰,例如內地和香港居民夫婦時刻都應付的四大差異包括:
一.文化差異
不同地區的文化背景、價值觀、生活習慣等存在差異,可能導致夫妻在溝通、家庭觀念、教育子女等方面産生分歧。同時,內地和香港在節日習俗、飲食文化等方面有所不同,需要雙方相互適應。
二.法律政策差異
跨境婚姻涉及不同地區的法律規定,包括婚姻登記、財産分配、子女撫養等方面。如在財産分配上,香港和內地的法律規定有所不同,可能會給夫妻帶來困擾。另外,跨境婚姻的登記手續相對複雜,需要提供更多的證明材料,若不熟悉相關規定,可能導致婚姻無法得到合法保障。
三.身份認同與社會融入
跨境婚姻中的一方可能需要到另一方所在地區生活,面臨身份認同和社會融入的問題。例如內地居民嫁到香港,可能需要適應香港的社會環境、工作方式等,若融入困難,可能會影響婚姻關係。
四.家庭和社會支持系統
遠離自己的原生家庭和熟悉的社會環境,可能導致跨境婚姻中的一方在遇到困難時缺乏及時有效的家庭和社會支持。例如在中港婚姻中,若內地一方在香港遇到問題,可能因親朋好友不在身邊而感到孤立無援。
維護婚姻關係,要雙方長時間不間斷的努力和付出、維護跨境婚姻關係便更不容易。據香港立法會2024年的文件指出,2023年香港離婚案件數量達到二萬零六百二十一宗,比2022年增加25%,其中跨境婚姻離婚率超過五成。疫情之前,內地和香港跨境婚姻佔香港的婚姻總數近一半,在社會上的一些報道指跨境婚姻的離婚率亦超過五成,即平均每兩對內地和香港跨境婚姻夫婦,就有一對離婚。
下期我們會繼續討論在處理內地與香港跨境離婚的資産分配問題時,最常見的爭議,敬請留意。
撰文:羅偉雄博士(Dr. Francis Law)
資深國際商業顧問及糾紛解決專家,擁有近三十年公共行政、人事、衝突及國際貿易管理的經驗,為香港和解中心會長、內地-香港聯合調解中心聯合主席、粵港澳商事調解聯盟副主席、香港調解資歷評審協會有限公司理事、澳門科技大學和澳門城市大學客席高級講師、前海法院專家陪審員、首席調解培訓師、首席評審、資深國際調解專家及仲裁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