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天天留意新聞報道,掌握疫情。我們感覺肺炎病毒彷彿很接近,又彷彿有點遙遠,只是別人的事,因為本港的確診是七百萬人當中的一千。在輔導過程中,我見證了埋身的人和事,直接體會了一位緊密接觸者和確診者的心情。
「從沒想過會變成一個緊密接觸者,要家居隔離。」一位受導者無奈地說。在這十四日他足不出戶,失去自由。他質疑那位接觸他的確診者為何帶着病徵也不防範,連累他人。同時他經歷前所未有的十四天獨處思考人生:「如果我今天死去,會有遺憾嗎?」他從未嘗過死亡滋味如此接近,今天要重新思想生命的孰輕孰重、優次與珍惜。
「已經做足防疫,我還要受這疾病,難道一生都要被噩運包圍?」另一位受導者在視像中痛恨地說。一天他的伴侶確診新冠肺炎,自己也開始擔心起來,於是立即到醫院做測試。自測試一刻開始,這九小時等待結果是人生從未試過的痛苦煎熬。他固然害怕確診,更痛恨這病毒害人不淺,質問誰之過。這份感受剛巧扣上他的人生腳本,怒斥責上天對他的人生不公平。最終他無奈確診,被關在隔離病房,不能近距離接觸家人。幸好他遇上一位樂觀的確診同房,並肩面對,並且收到家人朋友傳來不絕的問候和關愛。他感到不孤單。這經歷令他明白生命未必一味厄困,有失有得,苦盡可甘來。
生命中有失有得,視乎我們在困苦中只有埋怨,還是趁機會靜下來,從中找出一點意義。疾病叫人承認自己軟弱,承認需要他人,用另一種角度去認識自己和關係對自己的重要。
(註:所有受導者會以「他」稱呼,避免辨識性別身分;同時內容已獲他們批准分享。)
撰文:伍詠光
突破輔導中心總監。著有《工,唔係咁打!》、《戀愛出事的理由》、《勇敢做自己》、《現實,我受夠了》以及《嘴巴失控了——青少年導師求生手記》、《邊個想返工》(合著)。
電郵地址:[email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