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小犬」吹襲香港期間,天文台在10月9日晚上七時改發九號風球。同一時間,港鐵即時暫停露天路段列車及輕鐵服務,街上公共交通工具亦停駛。由於改發九號風球的預告時間只有十五分鐘,當時正使用港鐵服務或身處街上市民措手不及,大批人一度滯留港鐵車站車厢、大堂,或交通交匯處,無車無法離開,怨聲載道。
與此同時多個港鐵車站外的士站大排長龍,但輪候人士過多,人龍未能消化,亦有人嘗試召網約車離開,單是大圍站已有數百人未能離開,幸好有警方到場維持秩序。相反在紅磡站內外均擠滿人潮,的士站大排長龍,久久未見的士到場接載,現場人士十分鼓譟。同時,也有一些剛從外地到港的市民和旅客滯留在機埸、無法回家或到酒店休息。
之後有大批網民和打工仔指責改發九號風球的安排太差,有指「十五分鐘通知有冇諗過有人返工要坐車走?坐車又會要時間?」、「有冇考慮過必須返工的人好徬徨㗎?」、「所謂政府跨部門合作就係咁嘅安排?」及「有冇諗過市民返唔到屋企?」。也有人指責的士借機抬價,要求乘客付千元的附加費不合理。然而,也有市民表示理解天文台的困難,指「小犬」變化太快,天文台根本沒有其他選擇;又有人指的士司機是感生命和財務危險接運乘客,實在是難得。讓我們從風險管理和調解專業角度去討論,事件引起爭議的原因、化解爭議的方法和預防爭議再起的可行方法。
我們可以感受到市民當天在狂風暴雨中,發現無交通工具以至無法回到安全地方、措手不及的感受,也了解要繳付天價車資的錯愕和失望──市民因當時的感受、錯愕和失望等情緒,很自然會產生引不滿、抱怨和指責。在這立場下,爭議便隨之而產生。然而,其他涉及的人包括天文台、的士司機和公共服務的人員和機構,他們的處理事件的方式和想法又是如何呢?我們在下期繼續討論。
撰文:羅偉雄博士(Dr. Francis Law)
資深國際商業顧問及糾紛解決專家,擁有近三十年公共行政、人事、衝突及國際貿易管理的經驗,為香港和解中心會長、內地-香港聯合調解中心聯合主席、粵港澳商事調解聯盟副主席、香港調解資歷評審協會有限公司理事、澳門科技大學和澳門城市大學客席高級講師、前海法院專家陪審員、首席調解培訓師、首席評審、資深國際調解專家及仲裁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