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已經在職場的人來說,回頭做全職學生確實不是一個容易的抉擇。千禧年時,護士薪酬水平相對其他行業或者公務員,也不算得上特別有吸引力,但始終是一個傳統專業,而且面對人口老化及長期缺乏人手,就有其獨特的就業前景及優勢。
入讀護士學校,完全是一個嶄新的人生經歷,尤其對我這種不太愛規律的人,也是一種煎熬。但現實總要妥協,才能獲得你所想。當時的課程編制與現在完全不同,那個年代的護士學校是採用一種舊制度下的安排,有人叫這種做學徒制,也有其他比較動聽的叫法,模組式學習。總之一句,就是舊制啦!學徒制在護士專業歷史悠久,就算在今日的實習中,都能發現其影子。很久以前醫院裏都是學徒制,而且有薪金,主打就是邊做邊學邊讀書。當時我們也一樣,差別就在沒有人工。有年資深厚的前輩開玩笑說,他們當年是廉價勞工,你們現在是勞改。
所謂新舊制的分別,舊制課程只修讀護理相關的專業科目,沒有其他閒雜科目。不同於現在的課程,着重多元學習體驗,同時也要多讀幾年。我們的臨床實習時數超過一千六百多小時,遠遠遠遠超出護士管理局的要求。所以,上課時間非常緊密,全日制,沒空堂,學習量也非常之高。隨之以後緊接考試,然後就落病房,無限循環。上課期間會有休息日及公眾假期,但在實習時段就需要輪更上班及放假,沒有其他假期——不用舉例,就是沒有!農曆新年、聖誕也一樣照上班不誤點。跟正常上班一樣,分別在於你沒有年假,也沒有勞工保障。因為你是學生,但沒有假期。所以,很爽!但我還是要講,想讀書,努力上大學比較好!當然,我並不是護理教育專業,也沒有非常深厚的年資,我只是道出當時的事實及經歷,所以不用跟我討論哪一種形式更好。反正,我也不在乎!
醫院裏的世界很精采,我所在的醫院,是一家老字號的精神科醫院。外界很多人對此地方都很有興趣,總會問題天天都多。在悠長的實習時間,等同在醫院上班一樣,也是當中一份子,當然也有很多特別見聞,有機會再講。
還有一個有趣現象,當年同屆的同學年齡由十九歲到四十六都有,五湖四海,經歷各有不同。就在上課兩個月後,一位已40+的兼職復康工作人員時,他也透露已收到護士課程取錄。所以,年齡在香港真的算不上是甚麼限制。有心,唔怕遲!
撰文:鍾業新
社工/護士(精神科)、卓識醫療及家居服務服務拓展總監、寰宇希望安老服務名譽顧問、中環海濱扶輪社社區服務主委。服務於安老行業,有超過十多年管理經驗。多次獲邀為社會福利署,醫管局,大專院校及義工團體,分享安老服務經驗及協助培訓。希望以淺白的文字,解構複雜的安老服務。
電郵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