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解與共融是現代社會不可或缺的兩大理念。調解強調以平和、理性的方式解決矛盾,而共融則倡導尊重多元、包容差異。兩者結合,不僅能有效化解糾紛,更能促進不同背景、文化和價值觀的人群彼此理解、和諧共處。
在家庭層面,調解經常為重建家庭共融發揮關鍵作用。以香港一對離異父母為例,兩人因子女撫養權問題爭執多年,導致孩子情緒低落、學業受影響。在家事調解員的協助下,父母學會站在對方立場思考,並以子女福祉為首要考慮。最終,他們共同制定了彈性的探視安排,讓孩子在兩邊家庭都能感受到愛與支持。這不僅化解了雙方的矛盾,更為孩子創造了共融、健康的成長環境。
在社區層面,調解促進了不同群體之間的共融,例如某屋苑的本地居民與新來港家庭因公共空間使用問題產生分歧,雙方一度互不往來。社區調解員組織圓桌會議,讓雙方坦誠分享彼此的文化習慣與實際需要。經過多次協商,他們達成了共享設施的時間表,並舉辦融合活動,如中秋燈謎會、春節包餃子等,促進了鄰里間的了解與友誼,這個例子顯示調解不僅解決了具體糾紛,更推動了社區的多元共融。
在職場上,調解同樣發揮着促進共融的作用。以一家跨國公司為例,來自不同國家的員工因溝通方式和工作習慣產生誤會,影響團隊合作。公司引入專業調解服務,讓員工有機會表達自己的觀點與困難。調解員協助大家認識文化差異,並共同訂立團隊溝通守則。結果,員工之間的誤會大大減少,團隊氛圍變得更包容與合作,提升了整體工作效率。
筆者認為,調解不僅僅是解決糾紛的工具,更是推動共融、促進和諧的重要力量。無論是在家庭、社區還是職場,調解都能為不同背景的人搭建溝通的橋樑,讓多元共融成為社會發展的常態。
撰文:梁偉峰
擁有工商管理博士及三個碩士學位,從事資訊科技超過三十年,現為香港理工大學專業進修學院講師及課程總監、香港零售科技商會副會長、香港互聯網論壇副會長、亞洲域名爭議解決中心專家名冊成員、香港調解資歷評審協會認可綜合調解員、英國特許仲裁學會(東亞分會)委員、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學科專家、香港、新加坡及英國電腦學會資深會員、英國特許市務學會資深會員、國際扶輪3450區中環海濱扶輪社創社社長。
電郵地址:[email protected]
